昨天下午,青年作家三三亮相由静安区图书馆与静安区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静安讲坛”,以其短篇小说集《晚春》为切入点,和大家分享了关于城市生活与个人身份认同感的话题。

三三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曾获2021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学奖新人奖、第七届郁达夫小说奖短篇小说奖等多个奖项。她的作品以独特的城市叙事视角和细腻的人性洞察著称,被余华盛赞为“青年小说家中的小东邪,亦邪亦正,飘忽洒脱”,梁鸿则评价她“纤弱的身体里有一个强大的灵魂,冷眼旁观人性的悸动与挣扎”。


《晚春》是三三最新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发生在杭州、北京、上海、开罗、巴黎等8个不同城市的故事。这些故事跨越地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城市生活的多元与复杂,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城市中的生活状态与灵魂挣扎。

三三坦言,作为上海第三代移民,身份的不确定性成为她创作与思考的灵感来源。近几年,她对于上海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她深入了解了上海的发展历史,从贸易的兴盛、文化的交融,到百货公司的兴起、舞厅和咖啡馆的繁荣等,都展现出上海繁华的一面;同时,通过阅读卢汉超的《霓虹灯下》等书籍,让她知晓像人力车夫的艰苦生活及棚户区的艰难岁月,这也体现了上海曾经的多元与复杂。她表示,在自己的小说中,既有对上海历史的回望,也有重新观察这座城市和对自我身份的探究。

关于《晚春》中的篇目,三三透露了诸多创作背后的故事。小说集同名作品《晚春》灵感来源于她父亲的经历和儿时父亲赠予她的蝴蝶标本;《以弗所乐土》则融入三三在土耳其的旅行见闻;《巴黎来客》作为小说集中最重要的一篇,它的创作尤为特殊,源于她舅舅的突然离世,作品记录了舅舅的一生、与她的相处点滴、对她的写作启蒙等,亲人的离世让三三对时间和生命有了新的感悟,也使她在写作中探索更深刻的时间秩序。

讲座带读者深入理解这位90后上海作家对于城市生活的独特视角,也激发了大家对人性探索的思考。

原标题:从三三短篇小说集《晚春》,读懂90后作家对城市生活的独特视角

栏目编辑:江妍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吴旭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