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议会选举结果出炉,各党派得票率基本上与选前民调结果大差不差。据观察者网2月24日报道,德国联盟党以29%的得票率位列第一,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以19.5%的得票率紧随其后,朔尔茨所在的社民党得票率跌至16%,仅排名第三。



不过结果虽然没什么悬念,但是热门总理候选人的态度却令各界吃了一惊。因为按照过往经验来看,德国作为二战的战败国,近年来在地缘政治上的野心一直非常克制、收敛,并没有凭借欧盟经济“领头羊”这一地位频繁左右欧洲事务。举例来说,去年欧盟与中国闹得沸沸扬扬的新能源汽车关税问题,德国虽然反对加税,但最后也对法国妥协了。

结果这次德国联盟党推举出来的总理候选人基民盟主席默茨,胜选之后公开发出这样一番豪言壮语:自己将恢复德国在欧洲的“强大领导地位”。



实事求是地讲,这位极大概率登台组阁的德国政客讲出这么一番话,难免让人联想起历史上发生过的一些事,并且在大选开始之前,默茨还专门在德国慕尼黑一家啤酒馆发起了集会,这就更让人浮想联翩了。不过从默茨胜选后的其他发言来看,此人的政治理念相较于朔尔茨等人还算是比较务实,从他要走“独立自主”这条路线来看,可以把他视为“强硬版的朔尔茨”。

这一形容并非无的放矢。据观察者网2月24日报道,胜选之后默茨毫不掩饰他对特朗普的不满,称德国的绝对优先事项是尽快加强欧洲,以便一步一步地让德国可以真正远离美国独立,而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本届美国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对欧洲的命运无动于衷。



日前特朗普绕开乌克兰与欧洲,授意政府成员与俄罗斯进行磋商,大有一副要与普京私下媾和的意图。此事已令欧洲政客颇为不满,同时也为欧洲敲响了警钟:美国并不会永远是欧洲的“保护神”。在这一点上,默茨比朔尔茨要强硬很多,终归还是把希望放在了欧洲团结上,而不是寄希望于特朗普的回心转意。

这恰恰就是中方希望德国所走的路。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期间,王毅外长明确表示,乌克兰战局直接影响欧洲的安全,因此欧洲理应发挥更大作用。而据环球网之前的报道,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王毅外长还与当时只是基民盟主席的默茨谈了话,强调中方支持德国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动荡国际形势下,愿同德方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支持自由贸易、践行多边主义。



从这一系列表态里不难看出来,中方对德国以及欧洲的期许,就是它能发挥更大作用、成为一股真正独立的力量,而不是像拜登任期那样对白宫的政策随声附和、丧失主动性。要知道拜登任期内,北约这一扎根于欧洲的军事组织,竟然通过一场峰会将触手伸向了中国周边。那些明知中方不是所谓“欧洲威胁”的北约成员,为何不能站出来反对拜登的举措呢?

归根结底,这些国家缺少的就是独立自主、摆脱美国控制的底气,很大程度上助长了美国破坏多边主义的嚣张气焰。现如今默茨能主动站出来对特朗普说不,敢于在公众面前公开抨击美国的所作所为,这已经是个不小的进步了。希望他能坚定履行好与王毅外长会晤时所做的承诺,将“支持中德、中欧深化合作”这番话落到实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