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图右)马克龙和特朗普美欧关系
欧盟这几天,日子不太好过,不仅被俄罗斯忽视,还被美国撇在了一边。
为了向美国展示自己的价值、更为了向国际社会彰显自己的地位,欧洲决定主动出击,既然特朗普不主动跟欧洲谈,那么欧洲就主动找上门,来跟特朗普谈谈。
法国总统马克龙打了个头阵,率先宣布访问美国,还强调自己此行必须要跟特朗普见上一面。一同前去的还有英国首相斯塔默,也准备跟特朗普“充分交换意见”。
或许会有人疑惑,就连英国这个脱离了欧盟的国家,都在欧洲事务上发力了,德国这个“领头羊”怎么在关键时刻没了踪影?
这倒不是因为德国不想来,而是实在来不了。身为德国总理的朔尔茨,前阵子刚刚输掉联邦议会的政府信任投票,在政治上已经失势,估计离下台已经不远了。
2月23日,就是德国联邦议会选举的日子,民调数据显示,联盟党以30%的支持率稳居第一,其领导人梅尔茨,很可能就是下一任德国总理。
但由于德国的法律规定,需要获得50%以上席位的政党,才能拥有单独组阁和执政的权力。这也就意味着,即便联盟党获胜,也不得不拉上其他政党联合执政,又会出现“3架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
说白了,德国目前的政治局势不太明朗,而英国又已经脱离了欧盟,意大利又跟特朗普关系“亲密”,偌大一个欧盟,竟然没有一个能够站出来拍板拿主意的。
在此背景下,法国总统马克龙主动挑起了大梁,力图推动欧盟实现“战略自主”。这次访问美国,主要就是为了一件事,说服特朗普,让他明白美国的战略利益跟欧洲盟友是一致的。
为此,马克龙又拿出了中国做“挡箭牌”,声称一旦美国对俄罗斯表现出了“软弱”的姿态,甚至是有所让步,都将加大美国“与中国和伊朗等国打交道的难度”。
简而言之,马克龙的意思就是,美欧才是一条船上的,中俄伊则属于另外一个“阵营”,特朗普要对中俄“多加提防”。
从这里其实也就不难看出,欧盟所谓谋求“战略自主”的虚伪性,马克龙口口声声说要为欧洲争取利益,实际上依然在搞“意识形态划线”那一套,将全盘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
正是因为欧盟对美国长期依赖,自从马歇尔计划之后,就甘当美国的“附庸”,才让欧盟逐渐丧失了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一边拉着欧盟对俄罗斯能源施加禁令,一边又高价将天然气卖给欧洲盟友们;如今冲突快要结束了,欧盟却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仅仅只是得到了美方一句口头通知。
马克龙却还幻想能够通过炒作中国话题,来说服特朗普“吃肉的时候别忘了给盟友们留口汤”,只能说,欧盟直到现在,依然对美国抱有幻想。
但真正的尊重不是靠求来的、更不是换来的,而是要凭借实力争取来的。如今,欧洲的命运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谁又能真正扛起大旗,带领欧盟实现真正的“战略自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