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9点,部分地方和学校25考研初试出分!考研查分也冲上热搜第一。
图源网络
每年查分时刻,都是考研人最紧张的时刻。有考生壮着胆子通过刺激版查分,“我还没准备好闭眼,分数就跳到我眼前!”
还没查分的同学先别急着查,据已查到高分的同学,以下查分玄学和禁忌亲测有效:
红纸上写分数,播放好运来;
不剪头发、不剪指甲,查成绩前剪头发或指甲会“剪掉”好运;
看农历时辰吉凶,比如2月24号,子丑卯午申酉这几个时辰是吉;
查分时身体面向喜神方位,搜当日黄历,确定一下那个时间喜神正处于哪个方位,之后正对着那个方位查分。
图源网络
而在查完分后,考研人开始关心:
在今年扩招大趋势下,上岸更容易了吗?有哪些信号需要考研人及时接收?
1
确定了:扩!招!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
图源网络
《纲要》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做出了全面规划。
其中明确指出,要有序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稳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占比。
图源网络
其实,从去年的一些数据就能看出扩招的趋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显示,2024年全国新增了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
种种迹象都表明,硕士学历在未来会越来越普遍。
而且,专业学位研究生未来不仅占比会提升,获得的扶持力度也会更大。
图源网络
不过,研究生扩招≠轻松上岸。
一方面,扩招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大部分双一流高校并没有大幅扩招,反而是二本高校扩招数量更多。
另一方面,头部的985、211高校,更倾向于接收保研生,留给考研人的名额并不多。
图源网络
的确,此次扩招并不会让所有区域、所有专业的考生都受益。
所以,虽然读研出了利好政策,但是想要顺利上岸,并不能埋头苦考,抓住政策倾斜的方向才是关键!
NO.1
学硕专硕各有方向
首先,在专业的选择上,学硕和专硕有不同的努力方向。
想读学硕的同学,一定要关注基础学科。
因为近几年基础学科持续获得政策倾斜,数学、物理等专业扩招比例提升15%。
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更是在甘肃新增了5个分站。
想读专硕的同学可以注意到:
“未来几年,开设专硕的院校层次将更加丰富,招生规模也将继续扩大。”
上海杉达学院校长陈以一接受采访时介绍,2023年,专硕招生比例接近60%。
2024年4月,教育部要求,稳步扩大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
到2025年,专硕招生规模将约占硕士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
“专硕不仅在数量上将占绝对优势,地位也与学硕相同。说得直接一点,此次调整就是专硕与学硕的‘并表’。”
NO.2
需求才是王道
不过读专硕的同学想要成功上岸,除了紧跟政策,还要考虑市场的倾向。
据2024年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
国内研究生就业率首次低于本科生,硕博学历毕业生offer获得率为44.4%,低于本科生的45.4%。
一时间,“研究生就业比本科生更难”“硕博过剩”等话题也引发热议。
实际上,这是因为很多人只关注“硕士学历”,忽视了不同专业的就业率。
比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正持续增长。
与这些专业“对口”的硕士、博士非但不会因为扩招饱和,恰恰相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专业教育“上移”的趋势未来会更加明显。
即本科阶段以打基础为主,研究生阶段以职业教育为导向。
数据显示,当2024年东部某名校计算机专硕报录比突破1:15时,中西部某高校的人工智能专硕报录比仅为1:3.8。
清华大学-宁德时代联培项目录取的专硕生中,46%有企业实践经历而非顶尖学术背景。
NO.3
去有风的地方
在考研目标院校的区位条件来看,未来小伙伴们可以优先考虑中西部、东北地区的高校。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西部高校占比显著提升,新增硕博点占比达43%。
青海大学首次获批数学博士点,填补青藏高原基础学科空白;
贵州民族大学新增碳中和交叉学科硕士点,直接对接西南地区生态治理需求。
在政策执行层面,教育部同步推出"科研强基计划",强化中西部高校科研基础。
而这些政策的核心逻辑,正是人才培养优先匹配国家战略需求。
2
抓住扩招机遇、洞悉市场风口
读研需要考虑自身,也需要考虑大方向。不少考研人,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结合考研最新趋势的变化,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NO.1
抓住基础学科扩招机遇
小阳从小就喜欢数学,上学期间数学也一直是他的优势科目。
高考那年,小阳发挥失常,最终进入本省一所普通师范院校。
大学认真学数学。从经典的《数学分析》到前沿的研究论文,小阳一有空就会到图书馆埋头狂啃。
“其实那会儿身边的人都不能理解我,觉得我看那些没用。”小阳说,“确实是这样,我们学校保研名额很少,考研的话我也没有优势。”
他依然渴望在数学这个基础学科领域有更深入的研究。
幸运的是,近年来国家持续对基础学科的政策倾斜,数学等专业学硕扩招比例提升,小阳等到了属于他的机遇。
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本地一所知名大学的数学系。
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他感受到了政策倾斜带来的丰富资源。
学校为他们新开设了许多前沿的数学课程,邀请了更多知名的教授讲学,他也积极参与到各种科研项目中。
“感谢政策带来的机遇,也很感谢当初坚持的自己。”
NO.2
洞察市场人才需求
小悦本科毕业后,进入了一家能源企业工作,也借此机会看到了企业在专业人才方面的迫切需求。
并且,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新兴领域如碳中和相关岗位需求持续增长,而且校企联合培养项目激增。
在职业发展和政策倾斜的双重驱动下,小悦决定报考清洁能源方向的专硕。
考研的准备过程并不轻松,除了要学习大量跨学科的知识,还要时刻关注行业的最新动态。
家和自习室两点一线的生活成了常态。
“其实我父母都不太支持,他们觉得我工作得好好的,干嘛费力去折腾一个硕士学历。”小悦说,“但是我觉得,拿到这个硕士学历,对我以后的发展很重要。”
功夫不负有心人,林悦顺利考上了本专业排名前列的专硕项目。
在企业导师和学校教授的双重指导下,小悦成长得很快。在实习期间,她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学习到的前沿知识,做出了不少成绩,也因此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在读研这件事上,小阳和小悦自身的努力固然重要,但选对方向也让他们的人生,打开新的可能。
3
DeepSeek总结的查分后备战攻略
了解完今年的招生趋势,考研人还需要一些出分后的干货攻略。接下来就有请D老师来为大家出谋划策!
NO.1
初试上线后的复试备战核心动作
学硕重点:精读报考导师近3年论文,构建研究设想 = 导师方向+ 个人特长
专硕要点:整理实践案例库,用STAR法则(情境-任务-行动-结果)呈现项目经验
行动清单:
1.立即建立复试/调剂进度表(含DDL提醒功能)
2.联系2-3位直系学长获取内部复试真题
3.准备3套差异化自我介绍模板(30s/1min/2min版本)
4.每日跟踪目标院校官网和省考试院公告
5.进行2次全真模拟面试(建议使用腾讯会议录屏复盘)
NO.2
初试失利牢记调剂黄金48小时法则
考研调剂黄金 48 小时是指在调剂系统开放后的最初 48 小时,这一时间段对于考生的调剂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在这 48 小时内,调剂院校会优先审核并筛选大量的调剂申请,很多院校甚至会在这个时间段内确定复试名单。
因此,抓住这黄金48小时,在调剂战中至关重要!
以下,就是D老师给出的调剂准备动作:
1.建立调剂院校梯度表:按"冲-稳-保"原则筛选3-5所目。
2.关键公式:调剂优先级= 0.4 *学科评估等级+ 0.3 *地域发展指数+ 0.3 *导师团队实力。
黄金行动链:
1.信息战:锁定5-10所备选院校,每日刷新公告
2.材料包:含本科成绩单(需教务处公章)、研究设想书(匹配院校地域需求)、政审表(提前联系基层党组织)
3.抢占先机:中科大2025年调剂系统开放首日即收到1200+申请,建议在系统开放后6小时内完成志愿填报
以上供大家参考。
最后,人生从来不是找到标准答案的考场,而是构筑自我价值的旅程。
当我们在查分系统按下确认键时,数字只是起点,虽然分数已经定格,但人生会一直向前。
参考资料:
[1]中国教育-研究生教育调结构,专硕专博为何扩招
[2]搜狐新闻-甘肃省新成立的5大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将如何改变教育与科研格局?
[3]坚恒勇毅-中西部高校大赢家:硕博授权点分别大增1900和83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