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盘一盘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给乌克兰开了多少“空头支票”?

一、军援承诺“画大饼”

据统计,美国已对乌克兰提供了价值约659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成为军事援助乌克兰的“榜一大哥”。但其中有多少“水分”呢?过去3年,尽管美国多次强调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 但在援助的交付上却明显“眼高手低”。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美国每月平均对乌克兰交付29亿欧元的军事援助。但到了2023年下半年,交付量大幅下降,平均每月仅交付5.7亿欧元。


美国的对乌军援逐步放缓的同时,欧盟援乌情况也经不起细看。截至2024年4月,欧盟对乌实际划拨总额仅占承诺总额不到六成。另有统计显示,截至当年8月,欧洲已承诺向乌克兰提供约2千亿欧元的援助。

作为乌克兰的第二大援助来源国,德国也援助不动乌克兰了。


近日,德国总理朔尔茨遭到德国立法者的抨击,原因是他拒绝批准一项价值约30亿欧元对乌额外援助的发放。朔尔茨给出的理由是,年度预算无法支撑这笔额外援助,引发争议。

二、武器交付“拖字诀”

今年1月底,美国开始向乌克兰移交90枚早前提供给以色列的爱国者导弹。有报道指出,就在此前的几个月,以色列一直拖延交出这批导弹,或是“担心俄罗斯报复”。


战机交付方面,比利时原计划去年交付首批F-16战机,但以缺乏训练有素的乌克兰飞行员和部件短缺为由,交付进程推迟。

此外,2023年1月,美国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31辆“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但是坦克交付一拖再拖。直到当年9月才进行首批交付。

三、培训注水 军援到了乌军也不会用

美西方承诺的人员培训也不到位。“战损”就是最好的例证。美国向乌克兰移交的31辆“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中,已有多达20辆在战火中被摧毁。

为什么军援到了,却无力发挥作用?分析指出,原因之一是西方对乌军人员培训不到位,导致乌军对于美制的主战坦克不熟悉,整体战力大打折扣。

那么西方国家为什么无法完全兑现承诺?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包括武器库存不足和生产能力有限,加上援乌军费增加带来的财政压力最终转嫁给了民众;民怨不断,经济低迷,北约内部分歧日益加深。美西方开始不情愿继续加码援助乌克兰。


连日来,开启第二任期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抨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指责乌克兰“玩弄”美国。美国媒体和分析人士指出,在特朗普政府近期与俄罗斯互动频繁的背景下,特朗普“连怼”泽连斯基或预示着美国在对俄乌冲突立场和对俄政策上的重大转变。

日前,泽连斯基在接受美国媒体专访时被问及:“如果没有美国的军事支持,乌克兰还能生存下去吗?”,泽连斯基回答:“这会变得非常非常困难。”


进入2025年,美西方对乌援助态度的转变或继续影响前线战力和战势,从而转化成谈判桌上的筹码。­

俄乌冲突三周年,在美西方以军援为名的“拱火”叙事裹挟下,乌克兰是继续“美西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被送上阵营博弈的“餐桌”?还是为寻求停火止战,进行积极的自强自救,推动乌克兰问题的政治解决,结束“弱国无外交”的命运?

编辑: 白雪儿

责编: 王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