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垮主流相声圈的到底是什么?

是相声艺人没能力?还是艺术家们只为会晚会写段子?其实,想要进主流相声圈,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强如德云班主郭德纲,当年三进三出北京,都没有获得主流相声艺人的青睐!



你可以不喜欢主流相声演员,也可以厌恶他们的作品风格和内容,但如果你说主流相声艺人没能力,我可要和您好好掰扯掰扯!

何为主流演员?即旱涝保收的体制内演员,这有点像现在的公务员,相声属于传统行业,非常看重师承,姜昆就说过,如果相声族谱里没有这个人,即使你水平再高,也不会被认可,其次,你要有说相声的基本功,如果能拿几次相声大赛的一等奖,进艺术院团就十拿九稳了!



很多人只知道名师出高徒,殊不知:高徒在拜师之前,已经有超强的业务能力,如果你只是个平凡之辈,根本入不了名师的法眼!

还是以郭德纲为例,当年他拜师侯耀文时,外界送上的不是祝福和掌声,而是质疑,因为就实力而言,郭德纲远在侯耀文之上,与其说这是徒弟拜师,不如说是徒弟收师父!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懂了吧,但凡是能进主流相声圈的都不是泛泛之辈,侯耀文、李金斗、石富宽、姜昆、师胜杰皆是如此,年轻时他们创作的作品给无数国人送去过笑声!

有人会问了,既然这些人实力强劲,为什么加起来不如一个郭德纲?

这就要从主流相声艺人的生存模式说起了!



安逸致死,这四个字,很多人都听过,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告子下》中也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在表达:人不能过得太安逸!

主流相声演员和非主流相声演员的最大差别是:前者旱涝保收,说好说坏都有工资,致不了富,但也不会饿死,后者靠本事生存,多卖票多赚钱,少卖票少赚钱,不卖,一分钱也赚不到!



刚刚结束的第六届非遗相声大会,大家都看了吧,演员有多老,资历有多高,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这些人年轻时可没少参加大型晚会,他们演出的作品都是二十年前,甚至三十年前的,要掌声的包袱比老默年纪还大!

非遗相声大会一年才举办一次,为什么老艺术家们拿几十年前的作品敷衍观众?很简单:搞笑,能赚200块(举例,真实情况不详),不搞笑,观众吐槽,下场也能赚200块,如果是你,会玩命创作,提升业务能力吗?



反观德云社,他们是靠观众的每张票钱生存的,今天或许能蒙一场,明天观众就不来了,等待他们的就是下岗失业!



近十几年,一直有网友呼吁曲协整改,取消固定工资,把艺人的命运交给市场,有能力卖票就可以继续生存,没能力卖票,该转行就转行,该退休就退休,但截止到发稿日,我们也没有看到这一幕,取而代之的是:演一场亏一场的非遗相声大会在持续举办!



因此,旱涝保收,正在一步步拖垮主流相声圈,大家有何良策,可在评论区留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