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周报是由钛媒体TMTpost发布的特色产品,将整合本周最重要的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政策、行业动态。】
监管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要保持对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
2月18日,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主持会议。会议要求,总局系统要坚持问题导向,继续下大力气引导督促银行业保险业将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做实、做深、做精,抓关键,出实招,见行动。要保持对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加大民营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为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搭建银企精准对接平台,充分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落实好无还本续贷政策,加强科技赋能普惠金融,切实提高民营企业融资满足度。
- 3月1日起实施,金融监管总局:允许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外币银行卡业务
2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银行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25年3月1日起实施,允许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外币银行卡业务以及对除中国境内公民以外客户的人民币银行卡业务。对此,业内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这次政策调整主要针对境内使用的银行卡,并没有放开对港卡等境外卡的开户限制,要办理港卡,内地居民仍需过境到香港办理。也就是说,内地客户在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通的银行卡,只能办理境内业务,卡内资金出境仍需受到外汇管理局管理限制。
- 受贿数额特别巨大,工行原副行长张红力一审被判死缓
2月19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张红力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追缴在案的张红力犯罪所得财物及孳息依法上缴国库,不足部分继续追缴。经审理查明:2011年至2022年,被告人张红力利用担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行长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贷款融资、职务安排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通过他人非法收受上述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77亿余元。
行业动态
- 银行信用卡两年减少8000万张
近日,央行发布了《202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为7.27亿张,较2022年四季度减少8000万张。此外,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2张,同比下降3.7%。央行数据显示,自2022年第四季度信用卡发卡量达到8.07亿张以来,信用卡发卡量已连续九个季度呈现下降趋势。
- 年内7家险企公告股权变更:涉及增加注册资本和股权转让两大原因
中意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意财险”)近日发布公告称,拟增资4000万欧元。增资后,中意财险注册资本金预计将由人民币13亿元增至16.06亿元。这是今年以来险企股权变更的一个缩影。记者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2月20日,年内已有7家保险公司发布股权变更公告。股权变更的原因包括增加注册资本以及股权转让两类。受访专家表示,险企股权变更与资本补充、重组与整合需求增加、政策环境变动等因素有关。【证券日报】
- 2025年支付机构罚单总额已达3032万,反洗钱、商户真实性外监管关注更趋细化
新《反洗钱法》实施以来,金融业相关违规被罚案例就备受关注。财联社不完全统计发现,2025开年来有12家支付机构被罚,罚单总额已达3032万。其中,反洗钱违规案由亦多次出现。另外,从被罚案例来看,反洗钱、商户真实性及合规性等依旧是监管工作的重点,此外还有一些支付机构此前未加以关注的事项,例如“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时,未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财联社】
企业动态
- 9万亿中信银行迎来新行长:中信信托董事长芦苇回归
中信银行迎来行长调整,在赴任中信信托两年多后,芦苇回归中信银行。中信银行2月20日发布董事会会议决议公告,审议通过《关于聘任芦苇先生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的议案》。董事会同意聘任芦苇为中信银行行长,自监管机构核准其行长任职资格之日起正式就任,任期三年,连聘可以连任。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中信银行资产规模超过9.5万亿元,在全国性股份行中排名靠前。中信信托也是国内资产规模第二的信托公司,2023年末其信托资产余额超过2万亿元。
- 董事长、副行长先后辞职,2024年厦门银行业绩首现“增收不增利”
2月19日,厦门银行公告,其副行长李朝晖“因个人原因”辞任,成为前董事长姚志萍辞任后,开年第二位辞任的管理层。2024年以来,厦门银行已有首席风险官谢彤华、副行长陈蓉蓉等多位高管辞任。其中,其前董事长姚志萍在任期间主导了厦门银行“结构优化、质效优先”的新三年战略规划(2024—2026年)。不过,厦门银行2024年呈现“规模稳增但盈利承压”的态势,净利润出现了自201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结构优化阵痛明显。【华夏时报】
- 汇丰银行组织架构调整细节公布
近日,汇丰银行发布了其2024年的年度报告,财报显示,去年汇丰银行的税前利润为323亿美元,相较2023年提升了20亿美元,增长6%;营业收入为658.54亿美元,同比下滑了0.31%。从业务板块来看,财富管理和个人银行业务(WPB)、商业银行业务(CMB)、全球银行和金融市场业务(GBM)三大板块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2%、32%、26%。财报也提出,从2025年1月1日起,汇丰银行的业务板块重新划分为四大类:包括香港业务(Hong Kong)、英国业务(UK)、企业及机构理财业务(Corporate and Institutional Banking)、国际财富管理及卓越理财业务(International Wealth and Premier Banking)。
- 宁夏银行行长周健鹏转任银川市委副书记
近日,宁夏银行发布公告称,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周健鹏同志因工作调整, 向本行董事会提交了关于辞去宁夏银行行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风险合规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信息科技委员会委员的书面报告。银川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显示,周建鹏已以银川市委副书记身份已公开参加五场活动。这意味着,周健鹏在辞任宁夏银行行长之后,已赴任银川市委副书记。公开资料显示,“70后”周健鹏为回族,长期在金融系统工作,先后担任过宁夏银行办公室主任、行长助理,兴业银行银川分行副行长,宁夏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等职。2022年8月,周健鹏获公示拟提名为区属金融企业正职人选,后出任宁夏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
- 因合同纠纷,山东国际信托把演员郑恺告上法庭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官网近日发布的开庭公告显示,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起诉上海猎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郑恺、丁晶合同纠纷一案将于2025年2月21日9时在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与此同时,上海猎豹文化起诉山东国际信托的合同纠纷案件也将于2月24日15时在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记者了解到,山东国际信托与郑恺方的纠纷或因电视剧《也平凡》的投资事项。【国际金融报】
- 渤海人寿0.62%股权遭变卖,此前约六三折挂牌流拍
2月19日,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显示,渤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0.62%股权及孳息将于2月22日在该平台变卖,变卖价3424.42万元,评估价5350.66万元,大约打了六三折。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该笔股权曾分别于2024年11月22日、2024年12月13日两次挂牌拍卖,起拍价从4280.52万元降至3424.42万元,均以流拍告终。此次变卖价与第二次起拍价相同。值得一提的是,渤海人寿此前已连续四个季度未披露偿付能力报告。此外,渤海人寿多位高管“超龄服役”,其中董事长吕英博现年已64岁。【时代周报】
- 水滴公司接入DeepSeek
2月19日,水滴公司宣布正式接入DeepSeek模型产品,进一步完善保险大模型的生态战略部署。此次接入DeepSeek模型,可以为业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持续探索大模型技术在保险垂直场景的规模化应用突破。
- 长银五八消金首席信息官任职获批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湖南监管局披露,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CIO)胡志锋的任职资格已正式获批。这一人事变动标志着该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战略上迈出关键一步,同时也折射出消费金融行业近年来高管频繁更迭、竞争加剧的行业图景。【WEMONEY研究室】
- 中原消费金融即将首发ABS,规模达15亿
中原消费金融即将在2025年2月24日发行2025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规模达15亿元。这是2025年消费金融行业首单ABS,《鼎柚2025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评级报告显示,入池贷款共466010笔、312105户,全部为个人消费贷款。【WEMONEY研究室】
- 京东金条“下沉”抢量
为了获客,为了增量,为了规模,大厂消费贷业务也开始跑步“下沉”,通过中介渠道链接县域、农村市场。据了解,京东金条目前正面向县域以下的农户客群开启新一轮扩张。对此,京东金融采取代理模式,借助区域内线上线下合作渠道网络,对区域内客群进行筛选覆盖。线下代理透露,京东金条线下业务刚上线两个月左右,目前只对部分区域开放,展业模式为线下代理获客,线上申请批款,京东金融与代理商和渠道商按客户用款返佣。【镭射财经】
- 追觅科技布局消费信贷
作为家电巨头新贵,继发布造车计划、重拾AI机器人之后,追觅科技又跨业布局消费信贷。追觅科技正在打造金融科技板块,组建金融团队,大规模布局消费金融业务。从招聘网站的信息来看,追觅科技发布了关于流量商务、贷后、海外商务负责人等在内的大量招聘需求。除了中国,追觅还计划在东南亚、拉美、中亚等国家与地区开展信贷业务。根据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追觅的企业估值已经高达200亿元。此外,追觅的业务遍布全球。据雷峰网报道,追觅2024年营收或高达150亿元,海外至少占80亿元。【消金界】
海外动态
- 欧洲证券管理局就加密资产服务专业人员资格发起公开咨询
2月18日,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针对《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下评估提供加密资产服务的专业人员知识和能力,发起了公开咨询。此项咨询旨在标准化个人在向客户提供数字资产咨询或信息时所需具备的资格和经验。草案为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CASP)的员工设定了明确的职业资格、工作经验和继续教育标准。ESMA提议,提供加密资产投资建议的个人必须满足比提供基本信息服务的人员更严格的能力要求。所有专业人员都必须通过评估考试并完成持续培训,以确保他们的知识保持最新。市场参与者被邀请就拟议的标准提供反馈,ESMA将接受意见直至2025年4月22日,并预计将在当年第三季度发布最终指导方针。
- 澳大利亚反洗钱监管机构对13家汇款服务商和加密货币交易所采取监管行动
2月17日,澳大利亚交易报告和分析中心(AUSTRAC)对13家汇款服务提供商和加密货币交易所采取监管行动,同时对超过50家机构发出合规警告。AUSTRAC首席执行官Brendan Thomas表示,该机构拒绝了6家提供商的注册续期申请,原因是这些机构的关键人员存在影响其诚信的严重违法行为。另有2家提供商因未能在期限内满足要求而被施加条件限制。AUSTRAC表示,此次行动源于该机构发现汇款和数字货币交易所行业存在系统性的可疑交易未报告和报告不足问题。该机构计划在2025年加强对加密货币行业的监管。(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蔡鹏程,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