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声明:本虚拟文章仅为创作产物,不针对特定个人或团体。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十五年的等待,十五年的煎熬。

我以为儿子是这个世界上最没用的人,直到看见那张银行卡里的数字,我才明白,原来是我错怪了他。

这是一个关于误解与救赎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母爱与孝心的真相。

01

我叫王玉兰,今年六十岁,是个普通的小店主。十五年前的那场车祸,彻底改变了我们一家的命运。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开车去郊游。谁知在一个转弯处,迎面驶来一辆失控的大货车。千钧一发之际,我丈夫猛打方向盘,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后座的儿子晓阳。

等我从昏迷中醒来时,丈夫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而晓阳虽然保住了性命,却瘫痪在了床上。

"医生,我儿子真的没办法治好了吗?"我拽着主治医生的白大褂,泣不成声。

"节哀。"医生叹了口气,"脊髓受损太严重,即使通过康复训练,最多也只能上半身有些活动能力。"

从那天起,我的生活天翻地覆。原本活泼开朗的晓阳变得沉默寡言,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连康复训练都不愿意做。

"妈,你别管我了。"他常常这样说,"我这样活着已经没有意义了。"



"胡说!"我强忍着泪水,"你爸为了救你才牺牲的,你怎么能这么说?"

可他只是转过头,望着窗外发呆。那眼神空洞得让我心疼。

为了维持生计,我在家附近开了一家小杂货店。虽然收入不多,但勉强够养活我们母子俩。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进货,忙到半夜才能休息。

邻居们都说我命苦,但我从不这么觉得。只要能看着晓阳好好活着,再苦再累我都愿意。

"玉兰啊,你也该为自己想想了。"老姐妹李婶常劝我,"晓阳都这样了,你就别太操心了。"

我摇摇头:"他是我儿子,我不管他谁管他?"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晓阳始终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吃饭上厕所,几乎不跟外界接触。我买了电脑给他,希望他能通过网络跟外面的世界交流,可他连电脑都不碰。

有时候,我会在深夜站在他房门外,听着里面细微的动静。有几次,我似乎听见他在小声啜泣,可等我推门进去,他又恢复了那副冷漠的样子。

"儿啊,妈不求你能康复,只求你别把自己关起来。"我一次次地劝说,"你看咱们小区那个坐轮椅的小伙子,不是照样开了个网店,活得好好的吗?"

"妈,你别说了。"他烦躁地打断我,"我跟他们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我追问。

"我...我是个废人!"他突然激动起来,"爸为了救我死了,我却变成这个样子!我活着有什么意思?"

我扑过去抱住他:"你不是废人!你是我的儿子,是你爸用生命换来的!"

02

那一刻,我感觉到他的身体在微微发抖。但很快,他又把我推开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的小店生意还算稳定,虽然赚不了多少钱,但养活我们母子俩绰绰有余。每天早上,我都会把晓阳的三餐准备好,然后去店里忙活。

有时候,我会觉得特别疲惫。不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心里的。看着儿子一天天消沉下去,我真的很无助。我试过各种办法,请心理医生,找康复师,甚至去庙里求菩萨,可他就是不愿意面对现实。

直到上个月的一天晚上,发生了一件让我既惊喜又担心的事。

那天晚上,我刚关了店门回家,就听见晓阳在喊我:"妈,我想吃你做的红烧肉。"

我愣在了门口。这是十五年来,他第一次主动提出想吃什么。平时都是我做什么他吃什么,从来不发表意见。

"好!好!妈这就去做!"我手忙脚乱地放下包,连围裙都来不及系好就冲进了厨房。



红烧肉是晓阳小时候最爱吃的菜。那时候,每次他考试考好了,我都会做这道菜犒劳他。可自从车祸后,他就再也没提起过。

"儿啊,你等着,马上就好!"我一边切肉一边喊,生怕这是个梦。

厨房里,我仔细挑选着五花肉的肥瘦,就像十五年前那样。油烟呛得我直流泪,但我心里却是说不出的高兴。

也许,晓阳终于想通了?也许,一切都会好起来?

"妈,你还记得以前的配方吗?"晓阳的声音从房间里传来。

"记得记得!"我笑着应道,"你放心,妈一直都记得。"

炖肉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我听见晓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真香啊。"

这一刻,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从前。那时候的晓阳,总是坐在厨房门口,眼巴巴地等着我做饭。

"好了!"我端着热气腾腾的红烧肉走进他的房间,"快尝尝,看看味道对不对。"

晓阳看着碗里的肉,眼圈突然红了:"妈,对不起。"

"说什么傻话。"我赶紧擦掉他的眼泪,"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他咬了一口肉,泪水却流得更凶了:"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03

看着他这样,我心里又酸又甜。这些年,我多希望能看到他流露出一点感情,哪怕是哭也好。总比整天冷冰冰的强。

"妈,"他放下筷子,欲言又止,"我...我有件事想跟你说。"

"什么事?你说。"我期待地看着他。

他犹豫了一下:"算了,明天再说吧。"

"好好好,你想什么时候说都行。"我生怕打断了他的情绪,"你先把肉吃了。"

那天晚上,晓阳破天荒地跟我聊了很多。他问起了以前的事,问我这些年累不累,问店里的生意怎么样。

我高兴得像个孩子,把这些年的点点滴滴都说给他听。说起小店刚开张时的艰难,说起帮衬我的街坊邻居,说起每次进货碰到的趣事。

"妈,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女人。"晓阳突然说。

我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有什么了不起的,都是应该的。"

"不,真的很了不起。"他握住我的手,"这些年,你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还要照顾我这个没用的儿子......"

"胡说!"我打断他,"你是我儿子,照顾你是应该的。再说了,你才不是没用的人呢!"

他笑了笑,没有说话。但我注意到,他的眼神有些异样。那眼神里似乎藏着什么,却又说不清道不明。

临睡前,晓阳叫住我:"妈,明天能不能再做一次红烧肉?"

"当然可以!"我高兴地说,"你想吃什么,妈都给你做。"

回到自己房间,我激动得睡不着觉。这些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晓阳终于开始走出阴影了。

我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全是以后的打算。等晓阳心情好一点,就带他去看看心理医生;等他再开朗一些,就联系康复训练;等他能接受轮椅,就带他出去散散心......

"老刘啊,你在天上看见了吗?"我对着丈夫的遗照喃喃自语,"咱们的儿子要好起来了......"

谁知道,这竟是我最后一次和晓阳说话。第二天早上,当我推开他的房门时,看到的是一幕让我终生难忘的场景。

那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端着早餐推开晓阳的房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照在他平静的脸上。太平静了,平静得不正常。

"晓阳?晓阳!"我扑过去摇晓阳的身体,却发现他已经没了呼吸。

床头柜上放着一个空药瓶,旁边是一张银行卡和一封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