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方三侠》
将武侠世界搬在了现代环境,感觉各种不适应,逻辑漏洞和几乎无视物理性质的打斗基本只能看个表面,从主角到反派的角色塑造都过于单薄,营造的情感链接反而有点生厌,各个场景都仿佛在耍帅走秀,节奏过快几乎没有什么铺垫,但奈何这三大主角太过耀眼,看他们表演就能无视一些无趣的地方,黄金年代的王祖贤和搞怪的张曼玉,正值当打之年的杨紫琼,就这个卡司放在现在真是不敢想了。




2、《一刀倾城》
从剧本动机来讲,可以评为神作。谭的英雄豪迈,牺牲为国。袁的圆滑狡诈,自私小人。大的剧情走向和台词风格,已经决定了这部电影成为经典。 从制作角度讲,历史人物剧融入武侠未尝不可,从全新的角度演绎维新变法和谭袁王的故事是个很好的创意。 但是,过多的武打戏份,所谓的功夫喜剧元素,安插多余乃至严重破坏整体氛围的人物如九斤、王妃、弟子,不管是出于市场还是资本的原因,都使得整部电影从神作跌落为可以一看的佳作。 如果浓缩为30分钟的短剧,会更好。这也怪不得这部剧在抖音解说里会更吸引人。可能很多电影都是这样吧。




3、《马永贞》
经典,小时候坐长途客车和哥哥一起在车里看的,印象很深刻,打斗非常激烈,热血,义薄云天的感觉拍出来了,金城武真帅。动作戏还可以,不过马永贞坠江被救醒后,他大哥和小金俩人的谎话也太夸张了,夸张的我都有点受不了。至于剧情,编导把英国人当二傻子了,完全被中国人忽悠来忽悠去,这方面就别想了,热闹热闹就罢了,这片主要还是看动作戏,讲讲谭四和小马的兄弟情。




4、《喋血街头》
开头有点像三狼奇案,袁洁莹顾盼神飞,妙不可言,90年拍的历史背景不可说,后面直接开启越战模式,惨烈程度远超同类港片,早期香港女星被骗海外沉沦案例,西蒙难得演了一个正面的CIA角色。阿荣执行力太高,为了一箱黄金连兄弟都没得做,阿辉看着阿荣死不瞑目,一起爆头才是好兄弟,阿b的孩子真的是他的吗,平治撞击试验吃瘪我是不相信的。




5、《赤脚小子》
这片子我在电视台看到过好几次,但是都只看到结局部分。郭富城死了,张曼玉怀孕,别人笑她寡妇出轨,孩子爹都不知道是谁。她走上前去,认认真真地说:孩子是段大哥的。 我就以为郭富城是段大哥。心里一直觉得稚嫩的郭富城配不上这么大气雍容的张曼玉。 直到,我看了全片。段大哥出场,啊!是狄龙。 瞬间圆满了。



当年这5部港片票房惨淡,每一部都太可惜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