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升级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知识图谱到智能调度、从秒级数据处理到多模态交互……传统“治水”正被科技重新定义,“人工智能+水利”正在重构治水新范式。

日前,广东省水利厅完成DeepSeek等系列国产大模型本地化部署,依托智慧水利工程(一期)项目搭建灵活自主、随时扩容的水利大模型引擎,探索大模型在水利行业的应用,构建“高效智能检索”“辅助流域调度”“赋能工程监管”“数据质量校核”等智慧化应用场景。

广东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水利”行动,探索大模型与水利机理模型深度融合、多元业务场景智能体构建、机器人辅助工程巡检等技术,提升防洪智能调度、水资源智慧调配、水利工程高效监管、水利办公智能化等水平,推动水利行业向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

DeepSeek赋能“六水智典”

借助DeepSeek与RAG技术,广东省级水利知识平台融合基础、监测、空间、业务超百亿条数据,20万+对象关系,19类水利专业模型实例,实现本地数据图谱化、向量化,形成涵盖“水安全、水资源、水工程、水生态、水环境、水服务”六大业务的水利专业知识体系,进而构建“六水智典”智能体。


全省水利知识图谱全面集成至省级水利知识平台。

“六水智典”智能体对实时数据查询、洪水调度规程、水资源调配计划、工程运行状况等问题对答如流,还将知识服务集成至移动端,让基层水利工作者随时获取专业解答,大幅提高了工作时效。

用户可基于图谱深入挖掘水利知识。以“22·6”洪水为例,可自由下钻分析该编号洪水调度关联水利对象、调令、灾情等数据,实现事件关联知识的深度探索。

用户开启语音提问,APP依托DeepSeek强大思维链,深度剖析复杂业务问题与推理求解过程,完成知识检索、模型调用与结果分析,还能调用自身功能丰富数据表达。

融合本地“六水智库”与互联网搜索,拓展检索内容边界,精准定位各类知识,为用户提供高效、覆盖范围更广的知识服务,无论是专业领域难题,还是日常信息需求,都能轻松应对。

解锁Deepseek水利多场景应用

全国数字孪生“十大样板”数字孪生北江接入DeepSeek后,开启语义交互新时代。用户只需口头表达需求,系统便能瞬间理解意图,迅速检索并分析海量数据,同时自动匹配系统操作演示。这一创新模式有效解决了系统模块繁多、页面层级深、数据庞杂所导致的难以快速定位问题,实现了便捷的语音操作,真正做到人机协同,提升工作效率与操作体验。


东江流域水资源智慧调度升级。

接入大模型后,东江流域水资源调度也实现全新“智能升级”。数字孪生东江系统深度整合水量分配、水利工程调度等专业知识,汇聚流域调度专家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同时融合先进模型算法,构建起专家经验库与算法模型协同的智能辅助决策模式,探索人工智能推理分析和专家经验的深度融合,支撑流域水资源的精细化、智慧化调配。

构建深度融合水情专业知识的文档解析智能体,充分汲取水情信息处理专家的丰富经验,实现智能化升级。可一键开启水情简报自动解析、预报成果处理与入库的“极速模式”。简化繁琐人工流程,让数据处理效率呈几何倍数提升。


水情简报自动解析入库预报成果表。

大模型还可以赋能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实现全省8233宗水电站的生态流量AI智能巡查。它能精准判别小水电站监控设备安装规范性,秒级识别生态流量泄放人工上报与监控数据的一致性,相比传统人海战术巡查,人工智能大幅提升了监管的效率与准确性。

以往面对3000多张水利主数据表和超百亿条数据,数据质检工作繁琐又耗时。现在,基于大模型的“数据质检智能体”一键搞定。它自动解析、切片水利主数据库表设计文档,生成上万条质检规则,并实现数据自动质检,让“脏”数据无所遁形。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