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佛山市南海区,一场以“绣花功夫”推进的“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建设正在全域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这项细致入微的工作不仅点缀了美丽乡村,更为职工群众打造了家门口的“微幸福”。
南海工会创投“四小园”建设志愿服务。单位供图
职工共治共建 绣出“四小园”新图景
近年来,南海区总工会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通过“职工·家”创投工作资金资助,引导企业职工参与社区治理,特别是“四小园”的建设。在松夏社区,第一个属于狮山职工群众的美丽庭院应运而生,这不仅是职工参与社区治理的成果,更是工会服务职工、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为了凝聚职工力量,松夏产业社区企业工会联合会通过线上动员、线下走访、科普宣传等多种方式,成功招募了35名职工志愿者加入“四小园”建设队伍。这些志愿者来自不同企业,他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区的热爱,投身到“四小园”的建设中。
在职工志愿者的参与下,松夏社区内的闲置地块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他们利用旧轮胎、汀步石、围栏等材料,通过美化、铺设、装饰和种植等行动,将原本杂草丛生的地块打造成了美丽的小花园,提升了社区的环境质量。
为了确保“四小园”的持续美丽与和谐,项目还召开了职工议事会,商讨后期管护问题。村居代表、工联会代表、职工志愿者和村民代表共同参与,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方案,包括时间安排、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和植物认养等。
志愿力量“多重奏” 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
在“四小园”建设过程中,职工志愿者的多重身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既是社区家庭的主心骨,又是企业生产的中坚力量,还是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的参与者。
作为社区家庭的主心骨,职工志愿者居住在社区内,对社区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将这份理解带到队伍中,促进了队伍成员对社区事务的关心和支持。在志愿服务中,他们以身作则,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四小园”建设中来,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氛围。
作为企业生产的中坚力量,职工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他们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各种挑战和问题,这些经验反过来也促进了他们在工作中的创新表现。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职工志愿者的个人职业形象和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四小园”建设和社区治理中来,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氛围。
工会赋能“百千万”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推进“四小园”建设的过程中,工会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推动多元主体的深度融合与互动,为“四小园”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职工·家”创投工作资金的资助,南海区总工会引导企业职工参与“四小园”建设志愿服务项目。这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提升了职工的生活质量,还减少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这一举措也使得基层工会组织提升了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能够更好地满足职工的需求。
自项目开展以来,松夏产业社区企业工会联合会共组织了多场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大量职工群众参与。据统计,共有245人次职工群众参与到“四小园”建设中来,受益职工及周边村民群众超过2000人次。
在南海区总工会的助力下,“四小园”建设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南海区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引导更多职工群众参与到社区治理和志愿服务中来,不断推动“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为南海区的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黄细英 通讯员南工宣)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