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需求日益扩大,康养服务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康养群体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智慧康养应运而生。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大连分论坛于2025年2月22日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际报告厅举办了“以AI筑康养生态所面临的现状与挑战”观点论坛。此次论坛由YOCSEF大连24-25AC委员宋涛(大连医科大学)和YOCSEF大连24-25AC委员闫甜甜(大连大学)共同担任执行主席,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研究院提供支持。
此次论坛邀请的引导嘉宾和思辨嘉宾有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姜万维,大连金普新区民政局局长—徐洋,大连医科大学康养学院副院长—李晓东,东软教育科技集团研究院人工智能产品研发中心主任—张永,大连德泰康养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尚城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主任—王庆辉,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副部长—王洪凯,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夏勇,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马义丽,大连华厦眼科医院总经理—陈红云,东北大学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晨,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主任医师—吕亚囡,大连东软睿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凤岐。
此外参会专家包括YOCSEF总部学术秘书陈昊(微软亚洲研究院),YOCSEF总部候任副主席鄢兴雨(智谱华章),YOCSEF南京主席吴天星(东南大学),YOCSEF长春主席匡哲君(长春大学),YOCSEF大连往届主席王新年(大连海事大学),吴永鹏(大连栋科软件),傅博(辽宁师范大学),YOCSEF青岛候任主席仲国强、YOCSEF重庆候任主席陈芋文、夏勇(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李晨(东北大学)以及CCF YOCSEF大连全体兄弟姐妹。
与会嘉宾合影
本次论坛第一环节是通过"历史溯源与未来场景"双重维度串联智慧康养发展脉络。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院史馆参访环节,重点聚焦医疗科技演进脉络中的智慧化转型实践。
本次论坛第二环节是来自四位引导嘉宾的精彩报告。
姜万维首先代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对参会人员表示欢迎,随后进行了“以智慧医疗为基础,打造舒适健康的康养新生态”为主题的引导报告。其中涵盖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基本情况及智慧康养领域的探索。医院自1907年建院以来,已发展为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年门诊量220万人次,手术量3.2万例。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并推动了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及区域医疗数字化的发展。针对智慧康养,医院基于国家政策和老龄化社会背景,探索以信息化为核心的康养模式,运用智能机器人、VR、3D建模等技术提升居家健康管理,建立虚拟医疗教学平台,推动康养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应对老龄化社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借助XR、EEG、AI、3D Dicom等技术,我们可以打造虚拟医疗教学平台、实时健康监测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康养领域,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保障。
徐洋的引导报告主题是“金普新区康养事业及AI应用思考”。介绍了大连金普新区在康养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特别强调智慧化管理的应用。新区通过政企协作、公建民营模式,建立了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并推动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服务等多样化服务。通过智能化监管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提高了服务效率,并改变了传统养老观念。徐洋还提到AI技术在康养领域的应用前景,包括优化精细化管理、强化智能监管、提升用户生活便捷性,特别是在安全保障、健康管理、智能护理和心理干预等方面的具体期待。她强调,AI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应建立规范化标准,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总体而言,徐洋的发言为康养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智慧化和科技赋能方面,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宝贵经验。
李晓东的引导报告主题是“智慧康养--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康养新纪元”。系统的回顾了康养发展的历史演变,强调科技在推动个性化、智能化和便捷化康养服务中的核心作用,特别是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时,利用AI、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他还指出了智慧康养领域面临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技术迭代等问题,并呼吁行业协同推动产业升级。此外,李晓东介绍了大连医科大学康养学院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国际合作方面的成果,未来将推动更多科研平台建设和国际交流,助力康养创新。整体来看,发言展现了科技赋能康养的广阔前景,并为智慧康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张永的引导报告主题“智慧养老背景下的新质技能人才培养”。重点阐述了智慧养老产业的现状、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特别强调了人才培养和技术应用的关键作用。他提出以教育和科技为核心驱动力的智慧养老解决方案,并结合东软集团资源优势,构建了从人才培养到产业落地的完整闭环。张永的“活力老人”与“照料老人”分段策略以及通过教育延缓衰老的理念具有创新性。还提到智慧养老领域的新兴职业需求和复合型数字化人才培养路径,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他期待与政府、院校及机构的深度合作,推动智慧养老产业的智慧化与可持续发展。
思辨议题一:AI赋能大连智慧康养生态是“风云际会”还是“披荆斩棘”?
AI赋能大连智慧康养生态是多重因素系统性耦合的必然产物。人口老龄化驱动了智慧康养需求,AI技术成为关键解决方案。政策支持和大连的地域优势为发展提供保障。技术创新,尤其是AI、大数据和物联网,提升了健康管理效率,产业协同加速了生态成熟。大连高等教育体系也为行业培养了复合型人才,推动智慧康养创新解决方案的落地。
思辨议题二:大连区域智慧康养的发展方向是“普惠性”还是“高端化”?
大连智慧康养发展应在“普惠性”和“高端化”之间找到平衡。普惠性通过AI、大数据等技术降低服务门槛,让更多老年人群体受益,高端化则通过先进技术和个性化服务提升质量和定制化体验。两者互为支撑,共同推动智慧康养行业水平提升,实现全社会可持续、均衡发展。
思辨议题三:智慧康养交叉性人才培养是“AI+康养”还是“康养+AI”?
智慧康养人才培养应以“康养+AI”为深度融合模式。康养行业的实际需求推动AI技术适配开发,使技术精准服务康养领域。跨学科人才需既懂康养又懂AI,推动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形成高效精准的智慧康养服务体系。
总结发言:
本次论坛回顾分析了智慧康养生态的现状,深入探讨了未来发展、人才培养等问题,思辨气氛热烈,频繁“抢麦”。与会嘉宾就行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刻讨论,提供了智慧康养未来发展的宝贵思路和实践方向,推动了领域的深度思考和多元化解决方案的提出。
代表发言
医生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