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运河建设热火朝天,目前项目进展已经过半。这条运河全长仅134公里,工程造价却高达727亿元,平均每公里运河需要耗费5个亿,广西这次可谓是下了“血本”,那么,广西明明是一个沿海地区,为何一定要修建平陆运河呢?这条“不起眼”的小运河,未来又将如何帮广西“逆天改命”?



广西的出海困境

广西位于我国西南沿海地区,东连广东,北临湖南,西接云南和越南,南侧则面向北部湾,拥有长达1629公里的海岸线,管辖着7000平方公里的海域。按理说,这样的地理位置,广西完全可以成为我国西南与东南亚等地区连接的海运枢纽,但遗憾的是,紧挨着广东的广西,无论是水运还是经济却一直发展不起来,这又是为何呢?

首先,从广西自身条件来看,虽然广西沿海,并且拥有防城港、钦州港等优秀的深水良港,海运条件并不差,但广西却不通江达海。广西境内的河流以珠江水系为主,境内大部分河流都呈西北至东南走向,但珠江的出海口却在广东,这一情况导致云南、贵州等内陆地区甚至是广西的货物要想通过航运出海,只能经过广东,从珠江口入海。 不仅绕远,增加了运输成本和时间,广西也因此缺乏发展成为物流中转站的机会。



其次,广西虽然海岸线比较长,但蜿蜒曲折,沿海地区多山地丘陵等地貌,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广西的出海能力。

另外,从历史角度来看,广西沿海地区曾属于广东,这里长期属于内陆省区,因此没有广州等沿海城市建港历史悠久,虽然1951年至1955年间,经过与广东的领土区划调整,广西得到了钦州、防城港和北海,结束了内陆省区的历史,但随着改开的到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承接欧美产业转移,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而广西却因作为边疆重地,成为应对来自越南战略威胁的坚固屏障,在维护国家西南安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广西无法专心发展经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同时减轻广东的货运出海压力,我国开启了平陆运河的修建工作。



平陆运河起点位于广西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的平塘江口,向南劈山开河,穿过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最终进入北部湾,这条运河全长134.2公里,投资金额高达727亿元,也就是平均每公里造价5亿。运河于2022年8月28日正式动工建设,目前进度基本已经过半,预计2026年底便能建成通航。虽然与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相比规模比较小,但意义却重大。

平陆运河建成后将发挥哪些重要作用?

广西水系十分发达,其中八成左右水量都汇入了西江,广西的内河航运,也主要依靠这条西江,平陆运河建成后,西江航道将不再需要向东进入广东,而是可直接对接广西最大海港钦州港,目前钦州港已经成为我国接卸能力最大港口的第一方阵,拥有30万吨级油码头。未来,有了平陆运河的加持,将成功连通西江航运干线与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开辟西部陆海新通道,从根本上改变广西临海但缺乏江河直接通航入海的现状。



并且平陆运河开通后,还将西南地区的货物运输里程有效缩短大约560公里,每年将至少节省52亿元的运输成本。

另外广西还能借此与东盟实现直接贸易对接,东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高达6.99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总额的15.9%。平陆运河一旦打通,广西将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内陆向南入海直达东盟的重要支点,广西也将借此发展成为真正的物流集散基地。未来我国还将同步规划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从而促进当地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临港产业集群式发展,为广西提供大量就业,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可以说,这条小小的运河,未来将成为广西改变“命运”,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



不仅如此,平陆运河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设的首条江海联通的运河工程,是自1400多年前京杭大运河后,开启的中国运河新纪元。目前除了广西,湖南、河南、安徽以及湖北、江西,都在推动运河建设工作,六省斥资8500亿,真正实现中部“沿海化”,接下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成渝经济圈如何通过运河实现高效联动,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将更加备受瞩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