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代历史,在这条历史长河里,袁世凯是极具影响力的一个角色。他的一生是在人们的称赞和辱骂中度过。提及人们对袁世凯的辱骂最最主要的就是称帝了。在那个情况复杂的年代,为什么袁世凯会称帝,是谁把他推上称帝的道路。这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就是明国第一奇人杨度。
杨度是一名来自湖南湘潭的农民,本来是一辈子在家务农的命运,却因为一场太平天国起事,年老的父亲从军,让杨度感触颇深。因此杨度开始从文,考取秀才,但是最终却没有榜上题名。
当时的大环境,人人都在闹革命,人人都在反对清政府。跟随着闹革命的队伍,杨度结识了了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徐世昌等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改革观念——君主立宪制。
明确了自己的改革观念之后,杨度远渡日本进行学习,进一步去学习君主立宪制,立誓学成归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日本杨度遇到了当时弃笔从戎的孙中山。此时的杨度在留学生中已然形成了声望,孙中山想联合他搞革命,却因为各自坚持的理念不同而没有建立同盟。但是当时却立下了个约定:各自坚持自己的理念搞革命,如果一方成功,另一个方无条件帮助成功的人。当时的杨度出于对孙中山的赏识,把自己最好的朋友黄兴介绍给孙中山,帮助孙中山的革命。
回国之后,杨度的君主立宪革命之路走的并不是很顺畅,相反孙中山的革命之路却走的顺风顺水。本应该遵守承诺的杨度,无法放下自己的理念。于是当机立断投奔袁世凯,当时的袁世凯在满清政府中具有较高的地位,是可以帮助他实现自己理念的快板。
当时的袁世凯是慈禧的心腹,所有的事情都依靠袁世凯,她也明白当时的环境推动,一定是要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杨度的加入,让慈禧看到了希望,因此在袁世凯的推荐下重用杨度。于是杨度就进入皇宫给那些皇亲贵族们讲解法律和宪法,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每个人的思想都很陈旧,在皇宫的授课之中,他发现整个满清没有一个人可以当君主。
此时的杨度对于袁世凯的带兵之道和胆识很是欣赏,因此杨度决定助袁世凯称帝。在混乱的政治环境中,杨度把袁世凯扶持成为帝王,成为了袁世凯的左膀右臂。当时的杨度还成立了筹安会,里面包含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人,当时的杨度一度以为所有的一切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但是袁世凯却在称帝的83天后被迫退位,最终在三个月后去世。
失去了袁世凯这个大靠山之后,杨度陷入困境,先是被通缉后被人们指责助纣为虐。最终心灰意冷的杨度选择遁入空门,期间有一个袁世凯的手下请他出山,他均一一拒绝,认为这一生是实现不了自己的远大抱负了。
后来在机缘巧合下,杨度开始帮助孙中山,实现当年的诺言,帮助实现孙中山的理念。最后也算是给自己的人生一个交代,在历史的长河上留下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