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初中文言文如何设置考题,如何备考。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好资料,这篇文章给大家梳理一下。

一、初中文言文考试常考题型

1.文言实词理解题型

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考点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方面。

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是古今异义词,古义为妻子和儿女,今义仅指丈夫的配偶,词义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意思缩小了范围;“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如一词多义,如“顾”字,在《狼》这篇文章中,“顾野有麦场”中是“回头看”的意思;在《出师表》中“三顾诚于草庐之中”是“拜访”的意思,同一个字在不同句子中意思不同,需要理解区别。

2.文言虚词理解题型

常见的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何、焉、与、所、因)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需要掌握。

初中阶段常考的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乃、虽)这七个虚词很重要,经常考。通常都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给你两个有虚词句子,看看用法是否一致。举例说:之字考的最多。要熟记每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

以“之”为例,它有多种用法。在“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中,“之”是动词,“到……去”的意思;在“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中,“之”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在“久之,目似瞑”(《狼》)中,“之”是音节助词,无实义。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

3.文言句子翻译题型

文言文翻译题,通常出现两个句子,一篇课内,一篇课外。遵循两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采用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对译要逐字逐句落实,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保留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删去某些虚词,补出省略成分,调整语序等。翻译文言文时,要尽量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子结构进行翻译。

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可以直译为“温习学过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但如果直译不通顺或者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时,可以适当采用意译。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直译为“学习并且按时复习它,不也是高兴的吗”,但更通顺的意译是“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4.文言文断句题型

分为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和句子内部的停顿。可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来断句,也可翻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停顿对应原句标出停顿之处。还有一些基本的朗读停顿与节奏划分方法,如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等

例题: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陈太丘与友期行相委而去

解题步骤:

1. 通读句子,理解大意:陈太丘和朋友约定同行,朋友却丢下他离开了。

2. 标记关键点: “陈太丘”是主语,“与友期行”是谓语;“相委而去”是一个完整的动作。

3. 尝试划分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相委而去

4.检查语意是否通顺:句子意思清晰,符合文意。

5. 写出答案:陈太丘/与友期行/相委而去

5.人物分析题型

包括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形象意义的评价和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塑造人物的手法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衬托等。

平常要认真理解课文,积累重要人物形象的词语,还要结合具体语段来分析。分析时要全面、多角度,不拔高,用语准确符合人物环境和时代特点

例如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人物形象时,从他如何讽谏齐王(语言描写)以及齐王的反应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例如读完《出师表》要能概括诸葛亮出师的原因和表达的忠诚之情,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特点。邹忌是齐国贤臣,智慧且善于辞令。他通过自身经历,巧妙劝谏齐王,展现其谦逊、客观和高度智慧。诸葛亮则是蜀汉丞相,足智多谋,深谋远虑,忠诚廉洁,奖罚分明,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6.比较探究题型

对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观点、事件、段意、人物形象等)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作品的不同情感倾向、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的异同,还可以链接相关资料并结合课内所学进行探究。多进行文言文的比较阅读,选取课本中的两篇或多篇文言文进行对比,如《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在思想感情、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比较探究题是文言文考题难点,平常阅读是要多比较同类题材或主题文章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分析问题时,可以从创作背景、主题思想、写作手法、情感表达、写作结构、语言特点进行比较。

举例说明:《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虽同为被贬谪后的抒怀之作,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注重直接表达政治抱负和豁达胸襟,情感激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则通过描写山水之乐,隐含对政治失意的排遣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情感含蓄。两篇文章在结构、语言和写景方式上各有特色。

如比较写作手法不同: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表达情感。《岳阳楼记》通过洞庭湖的阴晴变化,引出对迁客骚人悲喜之情的思考;《醉翁亭记》则通过对滁州山水的描写,展现与民同乐的情怀。

二、补充几本学习资料

为初中生推荐文言文课外读物时,需兼顾趣味性、知识性和适龄性。以下是几本精选书籍及推荐理由,帮助学生在经典中循序渐进提升文言素养:

1. 《世说新语》(青少年插图版)

推荐理由:短篇轶事为主,语言精炼幽默,涵盖魏晋名士的言行趣事。插图版能辅助理解历史背景,培养对文言叙事的敏感度。

学习建议:可先阅读白话译文,再对照原文,重点积累人物描写词汇。


2.《漫画学古文》系列

推荐理由:通过漫画形式解读《论语》《庄子》等经典片段,将抽象哲理具象化,降低理解门槛,适合文言文入门。

学习建议:结合漫画场景记忆名句,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少年读史记》系列

推荐理由:精选《史记》中项羽、韩信等人物传记,白话译文与原文对照,穿插历史点评,衔接课内《陈涉世家》等篇目。

学习建议:关注史书中的评价性语句(如"太史公曰"),学习如何用文言表达观点。


4.《资治通鉴青少年版》

推荐理由:以事件为主线,节选"赤壁之战""贞观之治"等重大历史节点,培养通过文言理解历史脉络的能力。

学习建议:制作时间轴梳理事件,标注关键文言时间副词(如"顷之""俄而")。


5.《文言文常用字字典》

推荐理由:收录300+核心文言实词虚词,标注初中必掌握的120个实词。例证多来自课文,方便拓展迁移。

学习建议:每日精学2-3个字,制作词义卡片(如"顾":回头看、拜访、反而)。

6.《万维初中文言文完全解读》

推荐理由:一本讲解一本习题,包含考点考频总结、译文和重点内容标记,非常清晰,适合提分。

学习建议:适合有一定基础,希望系统提升文言文应试能力的学生。

7.《初中文言文全解全析》

推荐理由:与课本同步,讲解详细,包括文言文的主旨思想、字词释义等,表格形式清晰,还附有少量模拟题。

学习建议:适合基础一般的学生,用于日常学习和复习。


我是专注语文研究的一儒老师。我不卖书,只是客观的推荐,大家可以根据需求网上购买。有语文疑问可联系我解答。下周春季班直播课第一节,可加我微信试听课程,文章底部有老师二维码。

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上图是我个人二维码,语文疑问可私信交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