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七非先生,eBrid,AllAboutBirds,iNatruelist。
玄凤鹦鹉给老鹰加了餐
2025年2月15日,IP地址为河南的博主@七非先生发布了一则悲伤的视频,配文是:“我可怜的小白啊,想带你出来溜溜风,也不是第一次来这里,没想到意外来的这么突然。”
视频的开头博主展示了一只站在自己手指上的玄凤鹦鹉,可以看到这只鹦鹉还带着一个写着“如意”的牌子,可惜后面证明这个小牌子是白带了。
博主微微一抖手,这只玄凤鹦鹉就飞到了一旁的小车车顶,此时的它估计在蓄势待发,可以看到车顶上有一个鸟笼,其中还有另一只鹦鹉,可能这些鹦鹉的自由活动时间是轮班着来的。
博主随后将玄凤鹦鹉握住拿起来,朝着天空一抛,这鹦鹉终于开始兴奋地飞舞了起来。镜头跟着鹦鹉移动,可以看到它飞到了一片空地上方,不断的转着圈。当这只鹦鹉每次经过博主的头上的时候,博主都会伸手上去,估计是想要看鹦鹉飞够了没有,飞够了就站回他的手上。
鹦鹉就这么转了一圈又一圈,当视频进行到第37秒的时候,突然从画面的左边冲进来一只黑色的鹰,它瞬间就擒住了正在飞行的玄凤鹦鹉,然后快速的朝着远方飞去。博主懵逼地看了几秒,又回头看向了视频的拍摄者,显然是非常的震惊。
我很想吐槽博主为啥字幕要放那么大,而且放在主要画面上,挡住了很多细节,好多网友也是都在吐槽这点,说是认真暂停着了好久才终于看到了这只黑色的鹰。
一些网友马上开始说起了风凉话,第一个说的网友表示:“博主你这鹦鹉稀有血统啊,毛色纹路这么棒,培育的这么好,哎!要是还在的话,我5万想收。”博主还点赞了,可能一开始没意识到这个网友在开玩笑,后面这么说的网友越来越多,而且价格越说越离谱,博主估计才意识到这些坏家伙纯粹说风凉话。
像博主这样纯白的玄凤鹦鹉确实不便宜,这个品种因为黄化基因的影响,细胞中的黑色素消失了,所以几乎所有羽毛都是白色。很多爱好者认为这样的品种稀有程度和观赏价值较高,所以价格通常卖到500~2000元之间。但肯定是不可能上万的,除非确实是什么培育的先锋品种或者是获奖的。
更多的网友则是在分析情况,有网友表示视频7秒的时候,那只鹰就来试图扑过这只鹦鹉了,下面还有他截的示意图。只能说被那个字幕给挡住了大部分,难怪大部分人都没有看到。
袭击者的身份
视频倒是挺清晰,但是事发地点在天空之上,放大就变得很糊了,因此究竟是哪种鹰确实不能一眼就认出来。不过结合其较深的毛色和非常夸张的速度,可以合理的猜测应该是隼科隼属中型猛禽——游隼(Falco peregrinus)。
隼跟鹰虽然都是猛禽,但是差别蛮大的,它们连目都不同,隼是隼形目的,鹰是鹰形目的。
游隼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猛禽,从北极苔原到热带的陆地地区,它们几乎可以在世界各地都找到,除了极地地区和高海拔地区。
游隼是野生动物在人类城市生活的的成功案例,最适应城市地区生活的猛禽。它们会利用高大的建筑物作为筑巢位置,以鸽子和麻雀这类丰富的猎物为主食。因为城市中的许多常见鸟类密度大,游隼在城市狩猎事半功倍。而游隼本来就更喜欢吃鸟,很少去捕食小型哺乳动物、小型爬行动物或者昆虫。
它们的体长在34~58厘米左右,翼展可达1.2米!不过这些最高的数据都是来自雌性个体的,雄性要比雌性小30%左右,它们的外形差不多,但是体型有显著的两性异形。
成年游隼的背部覆盖着从蓝黑色或者暗灰色的羽毛,其间点缀着不甚明显的深色横向斑纹,翅膀和尾羽也差不多是相同的配色思路,不过末端的色彩则转为纯黑。腹部羽毛色彩多变,从洁白无瑕到铁锈般的色泽均有,而且还有很多排列有序的深褐色乃至黑色细纹。
游隼的头顶及脸颊边缘饰有类似胡须的黑色条纹,这与颈部两侧的浅色区域及喉部的洁白肤色形成了鲜明的色彩。这样的色彩搭配,使得游隼看起来有种土著民族的原始美感。
超强狩猎能力
游隼比起其他的猛禽似乎体型有点过于娇小了,但是它们的狩猎能力绝对也是一顶一的。
其上喙如钩子般弯曲且锐利,靠近尖端处有关凹槽,使得游隼能轻易的切断猎物的颈椎,使其快速致死;其利爪长度比自己都头都长,可以快速抓起猎物并固定住,搭配其超级俯冲速度,完全是没有破解方式的大杀器。
游隼的飞行速度极快,在飞行过程中平均速度为40~55km/小时,在直接追捕猎物时速度可达112km/小时,这些速度还不算什么,当游隼开始俯冲后,它们的速度比世界上任何动物都快,可以达到320km/小时!
冲得这么快,游隼是怎么抗住的?感觉气压会压爆它的肺部和眼睛啊?游隼有黑科技来解决这个问题!它们的鼻孔上的小骨瘤可以引导强大的气流远离鼻孔,使其在俯冲时更容易呼吸,减少气压变化的影响;高速俯冲期间,游隼的瞬膜会快速分泌泪水并清除眼部的碎屑,同时保持视力。
其眼睛下方的深色羽毛,就是上面说的类似“胡须”的区域则能减少阳光的刺激,使得游隼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下瞄准快速移动的猎物时提高对比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