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央视一套推出的国内年代剧《六姐妹》,取得了超高的收视率,同时也获得了极高的国民关注度。看来大众对这种讲述大家庭悲欢离合的剧情比较感兴趣。
像《金婚》,《父母爱情》,《南来北往》,《人世间》这类经典国民戏反复播出国民神剧确实让人百看不厌,每次看都能有不同的感悟。
但是要想拍出好看又经典的年代戏可是不容易,不同于现代都市剧,受众群体比较广。
而且经常启用一些流量明星就能获得不小的讨论度,年代剧则需要有打动人心的剧情外,还需演员对角色一定的理解度和表现力。
像这两天在央视8套播出的《陌上又花开》,同样也是农村励志剧,不同于六姐妹中都是知名度比较高的演员,《陌上又花开》的男女主角貌似很多观众都叫不出名字,仿佛见过但是辨识度不够高。
仔细去搜,才知道女主角叫马藜,原来她出演过多部年代剧。
比如《远方的山楂树》中的罗曼,《似火流年》中的林红梅,《亲爱的孩子们》中的白歌,《我和我的三个姐姐》中的二姐,怪不得像在哪里见过。
马藜长相中规中矩,乍一看气质有点类似于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的章子怡,比较秀气,看久了好像记不住她的特色,大概因为她拍了太多年代剧中梳着两个辫子,穿着花棉袄的悲情坚韧女孩形象。
在美女如云的娱乐圈,她的长相只能说一般,但是为何她能出演这么多剧的女主角呢?难道她有强大的背景?
据了解,马藜出生于辽宁大连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幼学习舞蹈,后因腿伤考入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开始了演艺生涯。
35岁的她为人低调,没有绯闻,更谈不上啥背景。
听到她饰演过的角色名,很多人都会立马想起来,作为新生代的年轻演员,能把这种朴素悲情的农村女孩角色演绎得不违和而富有生命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马藜说:“演员是一个一定要有天赋才能从事的职业,但是仅仅有天赋是不够的。”
对人物特点的学习,对她所处环境去实际体验,这些都需要演员沉下心花时间,花精力去做,才能更加真实贴切的演绎这个人物。
比如女孩子,需要抛开自身的偶像包袱,让自身的形象尽量去贴近角色。
所以观众对马藜的印象经常是有点黑有点瘦的老实本分的感觉。不同于都市偶像剧时尚潮流的装扮,年代剧中的化妆与服装受到更多限制,更讲究凭演技说话。
但是同一类型的剧演的太多容易审美疲劳,马藜也受到了不少观众的质疑,确实演了这么多同类剧的女一号,名气却比不上随便上个综艺节目的网红。
但是我们几乎很少看到马藜参加一些访谈和综艺真人秀,她是个很宅,很孝顺的孩子,除了扎根剧组的日子,就是宅在家里陪父母,她的生活很简单,很佛系。
因为这样的性格特点,马藜内心并不是过度在乎红不红的人,她很感恩现在的每一个工作机会,她比较扎根于自己的工作本身,不去在乎作品以外带来的东西。
翻看她拍的电视剧,你可以发现好多都是她合作了好几次的团队,单单与孟亮导演就合作了五部戏。
说明导演对她的演技高度认可,创作团队也都与她合作得很愉快。
她总是说提前学习剧本,多在人物上下功夫,这样对合作的对手来说,也能减少很多没必要的麻烦,演戏是个群体工作,想要各个环节的完美配合,只有大家都发挥得好了才能成就一部好戏。
多次出演能在央视播出的正剧,说明马藜在演技方面的能力还是毋庸置疑的,毕竟与之合作对手中不乏李幼斌,闫学晶这样的资深实力派演员。
但凡没点演技,很容易接不住戏,让角色不出彩。
马藜在与这两位娱乐圈老戏骨合作时没有任何代沟,发挥稳定,将人一下子就带入剧情,完全没有跳脱的感觉,证明她在开篇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圈中很多人对她赞赏有加。
她是《亲爱的孩子们》中独立自主,勇于突破,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的白歌,她是《远方的山楂树》中开朗热情,心地善良的蒋欣童。她将剧中的人物演活了,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可是在《故乡的泥土》中,马藜饰演的杨春雪却受到了一些质疑。
这次观众是对她容貌的质疑,觉得35岁的她饰演20出头的农村女孩有点违和,眼角的皱纹和稍显松弛的眼皮已经失去了曾经青春烂漫的感觉。
年龄对于女演员确实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30岁以前我确实有过容貌焦虑,但是后来感觉就那样,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马藜曾在访问中谈到这个问题。
她经过心理调试已经接受了这一切,目前只是专心充实自己,偶尔停下来沉淀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在以后更好的塑造不同类型的角色,逐渐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路。
通过不断地坚持与磨练,她在年代戏这条路上已经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最近开播的《陌上又花开》中,她化身“铁姑娘”队长马春秀,表现亮眼,不再是柔弱孤苦,小情小爱的弱女孩,展现了一个更立体,大爱的坚强女性形象。
她曾经也跳出舒适圈,尝试过一些都市情感剧和古装戏,但是并没有获得很好的市场反馈,她不排斥自己比较擅长和经常拍的年代戏,同时也会找机会尝试更多其他类型的角色。
望眼娱乐圈,中年转型成功的女演员也很多,孙俪,姚晨,海清,殷桃她们都成功饰演了很多独立能干的事业女性和温情坚韧的妈妈。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在更多类型的电视电影中看到马藜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