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湿气重,提醒中老年:3要吃、3不做,远离寒湿,安稳过倒春寒。开春时节,气温稍微回暖,又受到倒春寒和春雨的影响,湿气重加上“倒春寒”的寒凉,中老年人容易受寒湿侵袭,出现身体不适等问题。结合中医养生理念,以下建议帮助中老年人科学调理,健康度过春季。



中老年人阳气较弱,更容易受寒湿影响。所以,饮食上应该选择健脾祛湿的食物,比如薏米、红豆、山药等同时避免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湿气。生活方面,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久坐不动。下面分享的这几种春季健康养生要点,大家可以做起来哦。



【3要吃:健脾祛湿,温补阳气】

1、吃“祛湿黄金搭档”

薏米+赤小豆:煮粥或煲汤,利水消肿(注意:薏米性微寒,建议炒制后食用,或搭配生姜平衡,可以综合其中的寒性,吃起来更营养健康哦)。

茯苓+山药:炖汤或煮水,健脾渗湿,适合脾胃虚弱者。

替代方案:若牙口不好,可用山药粉冲糊,或选择茯苓糕等易消化形式。

薏米赤小豆粥做法:

薏米赤小豆的做法简单且多样,以下是其中一种:准备薏米和赤小豆各50克,提前浸泡4-6小时,然后放入锅中,加入4-5倍的水量,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30-40分钟,直至食材软烂,可根据个人口味加糖调味。这种做法能有效发挥薏米和赤小豆的祛湿功效,适合夏季及体内湿气较重的人食用。



2、吃“温补升阳菜”

韭菜炒豆芽:韭菜温阳,豆芽清热,平衡搭配。

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3颗(去核)煮水,早晨饮用驱寒暖胃(糖尿病患者慎加糖)。

注意:阴虚火旺者(如常口干舌燥)减少姜用量。

韭菜炒豆芽做法:

韭菜炒豆芽是一道家常美味。准备韭菜、豆芽、蒜末等食材。豆芽洗净沥干,韭菜切段。热锅凉油下蒜末爆香,先放豆芽快速翻炒至断生,再加韭菜段继续翻炒。调入适量盐、生抽,快速翻炒均匀即可出锅。这道菜色香味俱佳,韭菜的鲜香与豆芽的清脆相得益彰,简单易做,营养丰富,非常适合快节奏的生活



3、吃“高钾高纤维”时令菜

荠菜豆腐汤:补钙、清热利湿,适合春季血压波动者。

芹菜百合:富含膳食纤维,缓解春季便秘,安定心神。

烹饪技巧:蔬菜焯水减少草酸,保留营养。

荠菜豆腐汤做法:

荠菜豆腐汤的做法简单,营养丰富。准备荠菜、嫩豆腐、生姜等食材,荠菜择洗干净焯水后切碎,豆腐切块。起锅烧油加姜片爆香,放入荠菜翻炒,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放入豆腐块,煮开后加盐调味即可,此汤口感清淡,荠菜清香,豆腐滑嫩。



【3不做:防外湿入侵,护阳气】

1、不贪凉:守住“三暖”

颈后大椎穴:穿有领衣物或戴丝巾,防止寒气从颈部入侵。

腰腹:艾绒护腰或贴暖宝宝(避免低温烫伤),保护脾胃阳气。

脚踝:穿高筒袜,睡前艾草泡脚(15分钟,水温40℃左右)。

2、不熬夜:顺应“春三月,夜卧早起”

晚上11点前入睡:肝胆经运行时段入睡,促进排毒。

午间小憩20分钟:缓解春困,避免久睡反而加重疲倦。



3、不“闷着不动”:适度运动排湿气

晨练选9点后:避开晨露湿气,阳光下散步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

居家运动:靠墙静蹲(保护膝盖)、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疏通经络。

禁忌:雨天避免户外运动,防止外湿加重。

【生活细节防湿】

家居除湿:阴雨天用空调除湿模式,衣柜悬挂艾草包防霉。

食疗升级:每周1次“四神汤”(莲子+芡实+山药+茯苓),健脾祛湿。

情绪调节:春季肝气易郁结,可喝玫瑰花茶疏肝,或按压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



Lily美食谈碎碎念:

春季养生重在“健脾祛湿+温养阳气”,通过饮食调节、保暖防寒、适度运动,帮助中老年人提升抵抗力,平稳应对气候多变。以上这几点大家都可以做起来哦,简单营养健康,从吃的方面入手也是不错的呢,也是老少皆宜的,尤其适合中老年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