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方向,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系统性政策举措,旨在夯实农业现代化根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锚定粮食安全底线 筑牢“大国粮仓”

《意见》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强调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文件提出,2024年将新建高标准农田1亿亩以上,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同时,完善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通过加大补贴力度、优化粮食收购政策等措施,让农民“有钱挣、得实惠”。

聚焦产业振兴 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乡村产业振兴是《意见》的核心内容之一。文件明确,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支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打造全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此外,将强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吸引人才、资本、技术“回流”乡村。

深化农村改革 释放土地制度红利

在改革领域,《意见》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同时,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主体提升竞争力。文件还强调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权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

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宜居和美乡村

围绕生态振兴,《意见》要求统筹乡村发展与生态保护,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深化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文件特别提出,要传承保护农耕文化,留住乡风乡韵乡愁,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强化基层治理 提升农民获得感

乡村治理方面,《意见》强调党建引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推动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加强农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文件还聚焦农民增收,提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完善社会保障网络等举措,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结语:以改革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意见》的出台彰显了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不充分问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随着政策落地见效,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正加速展开,乡村振兴的“中国道路”将为全球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