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

文件简单总结为“两持续、四着力”。紧密围绕“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六个方面,对全年的“三农”工作作出了具有很强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细化部署。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针对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与去年说法有所区别: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三章节强调“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三章节则强调“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从“乡村”到“县域”,让县域成为我们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主战场,这样产业链、产业基础设施就不仅仅限于乡村,而是在县域内来统筹发展,可以大力发展一些优势较突出、就业容量大、带动效益比较突出的县域富民产业,这是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也正应和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头关于“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说法。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对于我们普通农民来说,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之下, 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渠道 来增加收入呢?

这一章节提到的这几种方式

值得关注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加大稳岗就业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就业服务和劳务协作,培育推介特色劳务品牌。推进家政兴农行动。

庭院经济

2023年,“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是指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为自己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的经济,其特点是“小而全”。

该模式既能盘活闲置院落和土地资源,也可以为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是规模化农业生产形态之外的重要补充。



以浙江省为例,衢州市柯城区充分利用自有庭院、自留地,整合抛荒地等其他闲置资源,打造“一户一辣椒”,帮助部分规模种植重点帮促村低收入农户户均年增收8000-10000元;丽水市景宁县通过向低收入农户免费发放鸡苗并提供全面帮扶服务,打造“一户一窝禽”,预计到2027年,实现“庭院经济1+1”项目户均年增收3100元以上。

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是指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以开展复合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友好型经济,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

它打破了传统林业的单一经营格局,巧妙地将林业与农业、养殖业等有机结合,充分挖掘林地空间的多元价值,成为实现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为例,该县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推广“林长+林药、林菌、林禽、林旅”等模式,构建形成全产业链的林下经济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全县拥有草珊瑚、灵芝、砂仁、竹荪、冬荪等特色林下种植示范基地26个,面积80.73万亩,带动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辐射带动7.47万户农户发展林下种养。

民宿经济

“民宿经济”是乡村旅游的伴生物,即农民可以利用合法的民房、农村宅基地、集体用房等民居资源,结合当地自然人文景观与生态环境、社区生产生活特色,基于合理的设计、修缮和改造,以旅游经营的方式,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等服务的场所。

当前,在农村发展民宿经济的农户比较多。


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境内的莫干山,一幢幢村宅经过修葺、翻新,变身成一间间民宿,结合村庄里的美景、美食,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是中国民宿发展较早、较成熟的地方。《纽约时报》曾评选它为全球最值得去的45个旅行目的地之一。



河南省栾川县,依托伏牛山生态资源实施“百村千宿”行动,已发展高端民宿271家、高端民宿集群7个,民宿客单价由350元提升至650元,年均入住率达70%以上,旅游旺季一房难求,直接带动8.6万群众参与民宿及相关产业,户均年均收入超过5万元。

家政兴农

随着中国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三孩生育政策实施等,养老、育幼、照护等刚性服务已成为家政行业的重要“增长点”,我国家政服务业实现了迅速发展,已步入了万亿级市场,成为服务行业重要业态之一。

2024年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大概有3000万人,实际需求超过5000万人。2024年6月11日,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2024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从促进供需对接、加强品牌培育、加大帮扶力度、完善支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五个方面提出25项具体措施,提振家政服务消费。


老百姓如想从事家政相关职业,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开展的生活服务招聘季活动,通过社区资源、正规家政公司等,接受正规性培训,考取相关从业证照,获取工作机会。

总的来说,一号文件提及的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以及家政兴农这几种增收途径,就像是为农民增收量身打造的“金钥匙”。它们不仅结合了农村现有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为普通农民开辟出了多元的致富道路,也紧跟时代发展,契合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的大势。

农民朋友们不妨依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和当地资源特色,积极尝试这些增收方式。相信只要勇于探索、善于行动,必能实现收入的增长,让日子越过越红火。而随着这些增收模式的逐步推进,乡村也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编辑 | 赵宁宁 徐菁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宋锦峰

来源 | 农视网综合新华社、光明网、央视新闻等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科普信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