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房价跌宕起伏,无数人担忧,新一年或延续去年趋势,房价再度下跌?

但也有人认为,宽松货币政策指导下,2025年房价或迎来新趋势,现在已经到了最佳抄底机会。

老百姓对此一片茫然,不过李嘉诚早有明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李嘉诚的投资见解,2025年,该“抄底买房”还是“尽快卖房止损”?



01、楼市现状

最近,总说听说楼市已经出现了翘尾行情,今年市场已经开始回暖。

其实,要判断是啊是不是已经活跃起来啦,只要看老百姓的消费积极性就一目了然。

怎么确定消费积极性呢?

看存款情况!

如果居民存款还是像过去那样大涨,就说明大家的消费意愿并不高,如果存款减少,则反之。

根据官媒公布的数据,2024年新增住户存款14.26万亿元,虽说没有2023年多,但是体量差不了多少。

这就足以说明,大家对未来的经济依旧存在悲观预期,担心未来不确定性加剧。更愿意加大存钱量来应对这些危机,不敢贸然投资成为主流。

再具体看去年12月的情况,新增住户存款高达2.2万亿元,比以往存钱热情很高,可见大家存钱意愿增加了,返乡职业的意愿下降。

存钱多、消费少,市场回暖有待考证。



02、2025年买房还是止损?

针对这个问题,李嘉诚的观点惊醒了不少人,为众多购房者和卖房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他表示:如果买来自住,且首付款够,也能承担分期款(月供),买房是没有问题的,但同时也劝告,不要去炒楼。

参考这个观点,对于刚需购房群体,如果条件允许,当前确实是个不错的买入时机。

几个原因:

第一,政策支持很给力。

如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频繁出手“救”楼市,贷款利率降到最低,首付比也只要15%。

这无疑降低了购房者的上车门槛,包括经济压力也减轻不少。

如一线城市,原来买老房子,总价五六百万,首付就得150万以上,贷款利率5%,甚至更高。

如今呢?同样的房子,总价两三百万,首付只要50万,贷款利率降半。

诱惑力这么大,难怪最近一线城市老小区销量暴增。



第二,房价已经趋稳

经历了一轮调整周期,部分地区的房价已经相对稳定,甚至有所下降,对于购房者来说,有机会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购买到心仪的房屋。

特别是一些一线城市和强省会城市的核心区域,房产仍具有较高的保值能力。

但是即使成本低了,买房也不能盲目。

一方面,刚需购房者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和经济状况,量力而行。

另一方面,房源选择也要明确,优选品质好、具备地段优势及配套优势的好房子,确保未来的居住舒适度和增值潜力。



03,李嘉诚忠告不要去炒楼

李嘉诚劝告不要炒房,这一观点切中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要害。

过去楼市快速发展,让很多人通过买卖房子实现了财富增值。

然而随着市场政策不断调整,炒房即赚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房子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弱,投资回报率非但不会高速增长,贬值亏损的风险反而越来越大。

一方面,市场供需已经逆转,原来供不应求的市场如今已经是供过于求,毕竟房子的总量不变。

6亿栋楼“吃”不掉,没有急剧增加的人口去消化,这么多房子,根本住不完。

尤其是近年来,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量人口向一线城市及强省会城市不断集中,三四线城市因产业经济单一,人口外流加剧,房子市场需求骤减,市场已经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局面。



另一方面,随着政策的不断收紧,如“三道红线”政策的出台,直接掐断了开发商的高杠杆资金链,导致市场信心持续下滑,房价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房产税渐行渐近,这项政策的落地,解决了地方财收压力问题,但同时也进一步压缩了炒房的利润空间。

对于已经有多套房子的人来说,如今,他们纠结的是,要不要赶在房产税落地之前赶紧抛货?

尤其是位于三四线城市,如果手上的房子都是郊区,且品质较差的楼盘,未来下行趋势依旧。拿着手上等着缴税,还不如早点变现来的更明智。

如果房子都在强省会城市的核心区,这种低端的房产根据保值增值潜能,所以,拿着不卖的人会更多,未来价格也有望继续上涨。



文末结语

李嘉诚早已为买房者提供了决策参考,对于刚需来说,如果买来自住,可以选择,但是要避免跟风,更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量力而行,莫要过度负债;

未来楼市走势不仅会越来越市场化,也会越来越分化,除了核心区少量发房子还有升值机会,其他绝大多数房子再难有大的浮动,指望投资房产赚钱的难度只会越来越高。

望周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