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孔帆】

把欧洲推向战略自主,是马克龙第一次竞选总统时的雄心壮志。如今8年过去了,这位法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以及继拿破仑一世以来最年轻的法国国家元首,已经双鬓斑白,然而欧洲战略自主梦,依然是空中楼阁。

当下的俄乌冲突风云变化,又给了这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总统一次机会。只是……他好像又走偏了。

欧洲:在美俄之间寻求独立

2月20日,马克龙表示,自己将在即将开启的访美行程中说服美国总统特朗普,让特朗普明白美国的战略利益与欧洲盟友是一致的。他还称,一旦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现出任何软弱,都将加大与中国和伊朗打交道的难度。


2月20日,马克龙在社交媒体上回答观众提问时提到,他要让特朗普明白美国的战略利益与欧洲盟友是一致的。 视频截图

马克龙口中所说的访美,也是特朗普重新上台之后二人的首次会面。日子也选得好,刚好是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之际。

按照马克龙的说法,他此行旨在说服特朗普保持对俄罗斯的强硬立场,不仅是为了乌克兰,也是为了确保欧洲自身的安全利益。

都这个时候了,马克龙能想到的办法,还是和美国好商好量,最好能祸水东引。这种认知水平,真的是让人着急。

然而,特朗普的外交风格更倾向于现实主义交易,而非维护传统盟友关系。马克龙此行能有多大收获,实在是让人难言乐观。

特朗普的重新崛起,使欧洲的战略选择更加复杂。“美国优先”意味着欧洲无法完全依赖美国的安全保障,而特朗普的交易外交思维使得欧洲担忧,如果美国突然调整对乌克兰或俄罗斯的立场,欧洲将被迫单打独斗。现在,这一点已经成为了现实。

其实马克龙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否则也不会说出“北约已经脑死亡”这种话。自特朗普第一任期来,他就在防务、经济、能源、外交、卫生、科技、文化和教育等多个领域提出欧洲战略自主主张,这不仅仅是他对欧洲未来的愿景,更寄托着他希望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提升法国领导作用的期望。

这一点在德国、法国等核心欧洲大国的战略思考中也得到了体现。德国总理朔尔茨的政治影响力减弱,英国脱欧使其影响力收缩,意大利政府则表现出对特朗普外交立场的认同,使得法国成为推动欧洲安全结构调整的核心力量。在这种背景下,欧洲的防务自主不再是单纯的理念,而是在俄乌冲突的压力下被迫转化为实际行动。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尽管过去几年,法国与德国在军事合作方面有所进展,包括联合研发武器和增强欧洲战斗群的能力。然而,这些努力仍然无法替代北约。这也是马克龙为何在一次次的外交行动中不断强调欧洲需要自己的防御能力,而不能仅仅依赖美国的安全承诺。

中国的态度:推动欧洲的独立性

中国一直希望欧洲坐上乌克兰谈判桌。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和拜登任期内,中国就通过多种方式提醒欧洲推行战略自主,旨在减少欧洲对美国的依赖,增强中欧关系。通过中欧峰会等高层对话机制,强调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呼吁欧洲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加独立的作用。

直到今年2月的G20外长会议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仍旧明确表示,乌克兰战局直接影响欧洲的安全,因此欧洲理应发挥更大作用。


2月21日,王毅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明确表示乌克兰战局直接影响欧洲的安全,因此欧洲理应发挥更大作用。 外交部网站

中国的主要考量是推动全球秩序的多极化,如果俄美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达成私下协议,很可能会进一步削弱欧洲的独立性,使其继续依赖华盛顿的安全承诺,甚至加剧美欧同盟关系。与此相对,中国推动欧洲更多介入乌克兰问题,有助于在未来国际秩序重塑中创造一个更加独立、可对冲美俄影响力的国际角色。

此外,中国在中欧关系上也希望通过安全合作打开新的外交局面。当前,中美竞争日趋激烈,欧洲对于华盛顿的依赖,使其在贸易、科技等方面对华采取趋于强硬的立场。若欧洲在地缘政治上与美国拉开一定距离,中国则可以利用这一空间加强与欧洲的经济与务实合作。

因此,北京在美欧裂缝之际拉拢欧洲,既是为乌克兰战局寻找更平衡的解决方案,也是在为后美中竞争时代的全球布局做铺垫。

未来趋势:欧洲真的能够自主吗?

但正如前文所说,尽管目前国际局势为欧洲的战略自主创造了某种有利条件,现实挑战依然巨大。

首先,欧洲内部的政治分裂依然存在,尤其是意大利、匈牙利等国在外交政策上倾向于更独立甚至亲俄的立场,使得欧盟在达成统一的安全政策时面临障碍。

其次,法国虽然在推动欧洲防务建设方面走得最远,但德国的军事意愿相对较低,其他欧盟国家更倾向于在美欧框架下寻求安全保障。

此外,俄罗斯方面始终希望通过美俄直接谈判来决定乌克兰的命运,从而削弱欧洲的决策权。对此,欧洲必须找到既能保持团结,又能在世界格局中寻求更大自主权的平衡点。

毋庸置言,欧洲的战略自主之路仍然充满挑战,但如今的地缘政治变化,也迫使欧洲不得不直面这一问题。在未来,欧盟若能真正建立起自给自足的国防体系,并在外交上拥有更大的谈判权,或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独立。

然而,这一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它仍需面对现实政治的制约,以及各国利益的协调。而马克龙这一代欧洲领导人,能否真正推动这一雄心壮志,仍将取决于欧洲自身的决心与行动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