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2月24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深圳市未来15年的国土空间发展蓝图。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至2035年,近期目标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该规划包含十四章155条内容,聚焦空间格局、产业、交通、区域发展定位、区域协同等重点领域。深圳市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规划强调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多中心、组团式、生态型”的城市空间结构,构建均衡发展、特色鲜明的“一核多心网络化”城市空间格局。其中,“一核”指承担差异化服务职能的城市功能中心及承担全市特定战略性职能的城市功能节点;“多心”指促进全市各功能中心和功能节点之间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空间联系网络。
规划提出要积极盘活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全面梳理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加快推进批而未供土地分类处置,完善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机制。支持企业利用闲置产业用地,提升产业用地效率。
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用途,鼓励依法依规盘活闲置土地用于建设保障性住房。
此外,规划提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00%,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达到50%以上的目标。在建筑总量和功能结构调控方面,新增建设空间将优先保障住房及科教文体卫等社会民生设施需求,重点保障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产业和重点区域的国土空间需求,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的重大战略平台和区域基础设施项目实施,适度降低商业及办公空间占比。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