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到人民海军,从退役军人到西部计划志愿者,从团十九大代表到基层社区工作人员,这是今年27岁的常笑楠近年来的人生轨迹,每一次选择都是她建功西部,报效祖国的生动注脚。
现今,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常笑楠,服务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通阳道街道。2月16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见到常笑楠时,她正在电脑上编写着社区的微信公众号内容,短发的她给人干练的感觉。
参与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元宵节猜灯谜活动、完成报表统计等文书工作、帮助居民解决生活难题……常笑楠细数着近日社区工作的日常。从航空母舰到草原深处,常笑楠觉得,“做好每一件小事,把平凡的事情做出彩,就是报效祖国”。
此外,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青年“生力军”,常笑楠协助团包头市委围绕乡村社会治理、民生改善,开展座谈沙龙交流活动10余场,关心关爱活动18场,分类分众展示活动10余场,累计带动青年志愿者300余人次。
除社区工作外,常笑楠还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名基层宣讲员,至今她已宣讲近百场,2023年获得第二届“包头市最美退役军人”、2024年获内蒙古自治区“基层优秀宣讲员特别贡献奖”。
“我曾和战友连续轮班一月有余,体验过高温时汗流浃背地操作仪器,听过睡眠中损管消防的口令,戴过防毒面具,穿过消防服,听过战斗机摩擦阻拦索的轰鸣声。”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的“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高校巡讲活动上,常笑楠分享着自己的经历。
每次宣讲结束,常笑楠都会收获一批大学生“粉丝”,大家纷纷上台把常笑楠围在中间,向她询问“大学生怎么能当上兵?”“怎么平衡学业与社团工作?”“当西部计划志愿者都需要做什么?”
常笑楠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同龄人解疑答惑,用一张张照片展示着过往的经历。2018年,在包头师范学院读大一的常笑楠,被一则“大学生征兵入伍”的通知吸引,从小就有个当兵梦的她报了名。常笑楠回忆说:“报名的事我没告诉父母,没想到自己能通过层层选拔。”
经过新兵连3个月严苛的训练,要强的常笑楠获得了“蓝刃女兵”的称号,她还通过了一系列考核,成为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上的一名女舰员。常笑楠打趣道:“只要我参加的考试,就要得第一!”
“第一次踏上山东舰特别激动,山东舰太大了!”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常笑楠记得,第一次在海上出任务,“我几乎一直抱着马桶吐”。常笑楠想要加入海军,也是因为内蒙古人对海的执念,“在海上两年多时间,从大连到三亚,也算是把海看够了”。
从航母的初步组装到将其正式交给海军,常笑楠全程参与见证。山东舰自入列以来,常笑楠多次参与部队任务,和战友们一起完成了歼-15舰载机多类回收引导、高海况武器实弹射击、海上补给等任务。
这些任务背后,他们连月在海上漂泊,在封闭的船舱内吃住,一两个月才能和家里联系一次。常笑楠记得第一次用卫星电话和母亲联系,母亲看到一长串陌生的号码没有接,“以为是诈骗电话,之后快到日子就拿着手机等我电话”。
学习物理学专业的常笑楠,是山东舰上稀有的机电女兵。两年三个月的服役期满后,常笑楠再一次面临选择,“机电女兵很少,领导想让我留下”。但她放心不下家里,“我还是选择回学校,以后祖国有需要我再到部队去”。
在山东舰上服役的两年时间,常笑楠获得了“四有”优秀士兵、巾帼精武成才标兵等荣誉。这段特殊的经历不止在她身上留下了好几道伤疤,还将她磨炼成一个果敢刚毅、不怕苦累的人。
返校后,她从8时一直上课到21时,除了排满的课程表,还担任包头师范学院学生兼职校团委副书记、2021级新生助理班主任、军训教官等职务,“上大学的时候每天都很忙、很累,但这些经历现在来看都很值得”。
“20多岁的女孩子,行事作风、沉稳的性子好像40多岁的人,把事情交给她,我们都很放心。”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通阳道街道党工委书记贾敏这样评价常笑楠。
2023年6月临近毕业,常笑楠再一次选择“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如今两年的西部计划包头市专项服务期将满,常笑楠计划延长服务期,“我想留在家乡、扎根基层,在基层工作,很充实快乐,也很有成就感”。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