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韩国纽斯频通讯社2月21日文章,原题:“反华阴谋论”恐让韩国反噬其身 对于韩国企业和人民来说,中国仍是机遇之地。很多企业和个体户通过对华贸易从中获利并维持生计。据悉,将中国作为旅游、留学、文化、学术交流目的地的人数再次上升。
不同的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千差万别的。对部分人来说可能是“惊奇”,对一些人来说也可能是“恐惧”。国家形象表现为人们对一个国家的主观性评价是理所当然的。说起中国经济也是如此。有说经济不好的,也有说经济好的。楼市风险等令人担忧的一面很多,但当今世界上经济表现能比中国亮眼的屈指可数,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虽然中国一跃成为富裕国家,但一些人刚刚摆脱贫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不亚于发达国家,但内陆地区仍未能摆脱相对落后的状态。但是,欠发达地区较多也意味着增长机会较大。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3万美元,处于世界银行定下的高收入标准门槛处。
我们应该打开视野,正视中国现实,否则就很容易陷入思维定式。对中国印象的好坏取决于个人的价值判断,因此才会因人而异,并非“是非对错”的问题。对华前景展望也是如此。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依据自身判断选择踏入中国或离开中国市场即可。
韩中关系因尹锡悦政府摒弃“均衡外交”并主张“脱中国论”而出现紧张,在近期总统涉内乱罪遭弹劾的韩国政局中,假新闻和“反华阴谋论”泛滥,导致韩中关系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紧急戒严事件后,尹锡悦公开发表“中国间谍”言论,甚至将中国作为戒严理由之一。在弹劾政局中甚至出现“中国介入韩国选举”的说法。中国驻韩大使戴兵日前会见韩国政府官员时对韩国部分势力煽动反华情绪表达关切,认为该问题恐成为韩国对华外交的绊脚石。
企图从中谋取某种利益的集团或势力编造传播涉华假新闻,从而煽动反华情绪。问题在于,这也许符合特定阵营或集体利益,但严重违背了国家利益。任何政党为了眼前的政派利益而启用“反华策略”的做法都是不负责任的。助长反华情绪的假新闻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必须立即停止加重弹劾政局混乱的“反华阴谋论”。(作者崔宪圭,黎枳银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