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晚,在亚洲杯女单的颁奖典礼上,当三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每一个喜欢国乒的观众,无上荣光。为王曼昱、孙颖莎、蒯曼骄傲,因为她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展现了亚洲女子乒坛的最高技术成就与灼然风采,为国乒写就新的传奇。
比赛结束,许多球迷感慨曼昱今天的巨大改变,一个字就是搏,从头到尾的暴力,让莎莎根本应接不暇,无力承担。整晚比赛,让我们仿佛看见一个焕然一新的王曼昱,求胜欲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比赛中一改过去喜欢慢热、纠缠的毛病,无论是前三板,还是相持中的搏弈,都是上来就猛冲猛打,根本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富有极强的侵略性。
可以看到,当年东京奥运时,那个在肖战教练手里练就一身彪悍杀手锏的曼昱,又回来了。现在的她,仿佛是脱胎换骨,经历了巴黎奥运的诸多风风雨雨,见识了世间种种人心莫测,心境变得更加宠辱不惊,从容淡定。哪怕是排山倒海、嘶声嘶力竭的巨大干扰声,也无法动摇此时想压倒一切、去打赢的必胜信心。过去的曼昱可没有这么坚强,每每遇到类似的场景,心理多少有些波动和压力,但今天的她,人淡如菊,历经磨难的心,早已把一切洞悉,反而把压力全部抛给对方,把嘈杂疯颠的看台,打得寂寞无声,又无可奈何花落去。
比赛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技术的进步与自身条件的身高臂长,让她前三板的威胁性、反手相持的力度以及正手的使用率都非常彪悍,不该发力或者过渡球都统统发力,实在太震撼,更是在气势上威慑对手。最大的变化就是,一速度和节奏更快,连续攻击的能力持续突出,令孙颖莎根本应接不暇,无力回天。
二练就一身凌波微步,衔接更加行云流水,步伐更加流畅灵活,全台进攻,好多过去没有的球都有了,太赏心悦目又实用耐用。
所以,不得不感慨马琳教练虽然外界有不少争议,但就纯技术层面,奥运冠军出身的他,在教练一职上,能力与眼光确实要比某些教练强太多,经过他的技术指导、打磨和革新,是金子的早晚会发光。
如今,奥运会后一直没有主管教练的王曼昱,也改为由马琳负责指导。但据媒体最新消息,由于王曼昱亚洲杯夺冠,于是不可避免的,近期负责指导王曼昱的女乒主帅马琳,昨晚再次遭到大量辱骂,被骂偏心,要求下课。
据媒体“反方向的球”报道,从网上评论来看,大量的孙颖莎粉丝,为孙颖莎鸣不平,认为马琳过于偏心。有网友发文说,“孙颖莎作为队内一号,内战外战准备都是一个模式,对手有备而来做足技战术针对,颖莎主教练不管,主管教练侧重二号,基本都靠一口气顶着硬扛。马琳好像忘记自己是主教练而非私教,主管教练也忘了一号本该更多精力保障,而非等二号空闲时间指导。资源保障短缺,手写签表,长期兼项,这就是世一的配备”。
还有人说:“女队主教练什么时候能做到一视同仁,人家有两个教练,sys只有0.5个,谈什么公平竞争”。纷纷扰扰,乌烟瘴气。
曼昱现在最大的敌人,是一身的伤病和比较偏弱的体质,所以看得出,现在的她已经释然了,只要是升国旗的比赛,每球必争,全力以赴。至于什么商业赛事,身体健康就打,伤病缠身或状态不佳就随遇而安,很现实:该输的比赛必须输,该赢的比赛必须赢。
因为竞技体育毕竟是实力为尊,用成绩说话。当自身强大的时候,什么“妖魔鬼怪”都避之不及,远离了。
加油,曼昱,依然做你自己,为这些年苦苦追求的自己,收获最好的福报。
我是作者,这些年一直关注国乒,从东京奥运到巴黎奥运,王曼昱,一个平民家的孩子,没有什么人脉,更没有什么经济实力,只知道一心在乒乓的世界里努力,却经历了种种人生境遇,为重新崛起的她鼓与呼,因为这个世界,还是那句老话说的好: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打铁还得自身硬。
今天的故事说乒乓就到这里,再会,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