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的签字笔悬在半空,白宫幕僚的倒计时在耳边炸响”——这并非谍战片场景,而是2025年2月乌克兰总统府的真实画面。



当特朗普开出“5000亿美元资源抵债”的天价账单,要求乌克兰交出稀土、石油乃至港口控制权时,这场始于俄乌战火的博弈已演变为赤裸裸的“现代殖民”。

美国财政部文件显示,新协议要求乌克兰将自然资源收入的50%注入美国全资基金,直至总额达5000亿美元,这相当于乌克兰去年资源总收入的454倍,而乌克兰实际到账的美国援助仅760亿美元。



更荒诞的是,协议规定乌东失地若收复,其资源收益的66%仍归美国所有,这种“战前割肉、战后抽血”的条款,被《每日电讯报》直指堪比《凡尔赛和约》。




特朗普的“资源掠夺”策略暴露出精明的商人逻辑。他先以“暂停星链服务”威胁乌军情报系统,再派财长贝森特携协议突袭基辅,限定泽连斯基“一小时签字”。

这种高压手段与其说是外交谈判,不如说是华尔街并购案的翻版。耐人寻味的是,美国要求的稀土资源多数位于俄控区,这与其近期同俄罗斯密谈“共同开发乌东矿产”的动向不谋而合,暴露出“美俄分食乌克兰”的地缘算计。

正如乌克兰议员德米特鲁克揭露,泽连斯基吹嘘的2万亿矿产实为“空中楼阁”,特朗普团队却将计就计,把虚妄承诺转化为真实债务,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操作,连《纽约时报》都感叹“比高利贷更贪婪”。


这场博弈撕碎了西方联盟的虚伪面具。当马克龙与斯塔默紧急赴美斡旋,却遭特朗普公开羞辱“只会煽风点火”,欧洲才惊觉自己也是待宰羔羊。

美国要求欧盟未来对乌援助须经其批准,这等於将北约变成“资源收割联合体”。更讽刺的是,特朗普一面指责拜登“白送3500亿”,一面将实际到账仅760亿的援助虚增至5000亿讨债,这种“债务魔术”让乌克兰网友自嘲:“我们成了全球首个被AI算力抢劫的国家。”


协议背后的法律陷阱更显阴险。初版要求争议受纽约法院管辖,虽在舆论压力下删除该条款,但美方仍保留对基金资产的绝对控制权。

这种“经济主权置换”的模式若成常态,发展中国家遭遇天灾时寻求援助,都可能沦为“资源殖民地”。正如慕尼黑安全会议专家警告,特朗普正在把《联合国宪章》改写为“华尔街并购手册”。


历史的吊诡在此刻显现:八十年前美国用马歇尔计划重建欧洲,如今却用“特朗普条款”肢解盟友。当泽连斯基颤抖着拒绝签字,他或许想起了2014年广场革命时的口号——“选择欧洲未来”。

只是此刻的欧洲,正默默将刀叉伸向乌克兰的残躯。这场荒诞剧最终会走向何方?是特朗普的“商业帝国”吞噬国际秩序,还是觉醒的国家掀起反殖民浪潮?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预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