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转眼已经来到了农历的正月二十七,这一天在民间被称为“老人节”或“人胜日”,其实这里还有一个典故。
相传在女娲造人的时候,在正月初七创造了人类,所以正月初七为“人胜节”,在古人眼中,正月初七为人之初,正月十七为人到中年,而到了正月二十七这天,则被视为老年之辰,所以这一天就被称为老人节。
在正月二十七这天,人们会给长辈送礼或陪伴长辈,来表达对长辈的尊重之情,同时还会有登高和踏青的传统习俗,在饮食方面也有不同的习俗和讲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要送:
在正月二十七这一天,适合给长辈送上礼物,比如老人喜爱的衣服或食物等,虽然不一定很贵,但只要是儿女们精心准备的,都能让老人开心,这也是表达对家中长辈的尊敬的一种方式。
2不说:
正月二十七这天属于老人节,如果在家陪伴老人,尽量不要说伤人的话,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同样都是一句话,尽量说一些关心老人的话语,不能因为一些琐事,说一些让老人伤心的话语,这会导致老人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3要吃:
一,吃长寿面
面条,作为生活中屡见不鲜的食物,以其多样的形态和丰富的口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不仅是日常饮食中的常客,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与美好寓意的象征。
在正月二十七这一天,吃长寿面的习俗由来已久。据古籍记载,这一传统可追溯至数百年前,当时的人们就坚信,细长的面条具有神奇的力量。
那一根根细长的面条,宛如岁月的绳索,寓意着能够紧紧拴住岁月匆匆前行的步伐,让时光的脚步走得慢一些,再慢一些。同时也祈愿家中的老人,能够健康长寿,福气满满,尽享天伦之乐。
二 ,吃红枣糕
红枣糕是一种常见的甜品,口感软糯香甜,老人小孩都喜欢吃,如果这一天有时间,可以为老人做一些红枣糕,这也寄托着对老人长寿安康的深深祝福,期望他们能在岁月的长河中,享受更多的欢乐与温馨。
三,吃韭菜
韭菜是春天常见的蔬菜之一,正月二十七吃韭菜,主要取其长久的意思,吃一些韭菜做的菜肴,比如韭菜炒鸡蛋,韭菜馅饺子,韭菜炒香干等,这一天吃韭菜,寓意老人能够福寿长久,幸福安康。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