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民间社火之乡,定襄县宏道镇北社西村的大马社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较为独特的一种。其特点是,集戏剧、舞蹈、武术、杂技、民乐和古代军事布阵等为一体,用于民俗节庆、祭祀文化活动,整个表演过程没有一句台词。据传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传承几经兴盛和沉寂,最终得以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由于场面宏大、生动壮观、审美价值较高,成为珍贵的民俗文化活化石。
把古代战争场面演练成剧,表现多为骑兵对战,故称为大马社火。今年春节期间,定襄北社西村大马社火被录制成视频上传后,成为最受欢迎的闹红火视频之一,人们纷纷转载,赞不绝口。刚刚过去的元宵节,大马社火也是定襄闹元宵不可或缺的重头戏,北社西村众多村民自发组织起来耍社火,表达祈福驱邪,对风调雨顺、丰产增收的祈愿,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传统民间文艺风景,还吸引了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现场指导,举行了民间民俗文化调研座谈会。
梁三宝是近年来大马社火表演的组织者,每年元宵节前后,每天天不亮,参与演出的村民就赶到他家里,进行化妆打脸。据介绍,定襄大马社火始于明代,是为了应对少数民族侵扰,进行强身健体、团结人心、凝聚力量,同时演练排兵布阵的一种军事活动,在演变中与当地盛行的武术、摔跤等活动形式结合,逐步形成了现在的表现形式,更多的意义在于寓教于乐,是种良好的载体,让小孩子们从表演中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
今年元宵节,大马社火表演的是《三国演义》中磐河大战中袁绍与公孙瓒会战的故事。85岁的梁树云为演员们上妆,清一色的男性,以青壮年为主,年龄最大的已到花甲之年。根据故事背景,他给扮演张飞的演员打上黑脸,为扮演袁绍的演员打上红脸,为扮演文丑的演员打上大花脸。脸谱画上后,演员们还要穿上戏曲服装。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的社火表演增加了很多新鲜血液,最小的表演者只有11岁。72岁的社火老艺人梁生伟是总教练,第十四代传承人李军平是演员兼教练。在他们带领下,每一次演出从召集、化妆、着装、配饰、道具,到列队、祭旗、出征、行军,以及演出中的传丁、练兵、探马、布阵、对垒、决战、破阵等,每一个细节都有讲究、说法和规矩。其行为规范贯穿着朴素的古代儒家哲学思想,其阵法摆出的是玄妙的古代军事战阵,如对打表演的是北宋杨继业杨家军的武术套路,鼓乐击打出的是原始战鼓石破天惊的鼓点风格,给人以极大的历史韵味和艺术享受。
山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李波观后兴致勃勃地说:“大马社火以其宏大的场面、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古代战场上的英勇与豪迈,让每一位观众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韵味。大力保护和传承好这些民间艺术,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徐补生)
来源:忻州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