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河北村民一觉醒来“瞬移”到上海,声称外星人背他飞了上千里路。
央视记者询问:怎么知道他们是外星人?
三次莫名其妙的“瞬移”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延秋“瞬移”事件
1977年,刚满20岁的黄延秋醒来,看着一栋栋高楼大厦,心中既震惊又害怕。
他明明记得自己在河北农村的家里睡觉,怎么会转眼间来到了这里?
不久后,河北东北高村的村民们发现了黄延秋失踪的事情,便到处寻找他的踪迹。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村民始终没有发现黄延秋的身影。
他们不明白,一个好好的大活人,怎么会忽然消失呢?
就在这时,附近村的人听说了黄延秋失踪的消息,提供了一条重要的信息:黄延秋在上海遣送站。
黄延秋是7月27日晚上失踪的,而他进入上海收容所的时间是当月28日。
这短短一天时间里跨越如此远的距离,对那个时代的村民来说,是十分怪异的。
根据黄延秋自述,他在27日晚入睡,第二天早上七点到达了南京,后来被警察送到了上海。
这件事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暂且不说黄延秋为什么睡一觉就到了南京,单单是在不到10个小时的时间里到达南京,就是很难完成的事情。
20世纪70年代,国内主要的长途交通工具是客运汽车和火车。
相比之下,火车的速度更快一些,差不多是80千米每小时。
从地图上看,邯郸到南京的距离是800千米左右。
如果单以这个数字算,那他确实可以花10个小时坐车到南京火车站。
不过我们都知道,火车路线比较特殊,需要绕过山地、农田等区域,还要经过中间的各大城市站点,实际时间是超过10小时的。
况且黄延秋的家并不在车站旁边,离车站还有45公里的路程。
考虑到他家里的实际情况,这45公里的路程所耗费的时间也是很久的。
黄延秋老实憨厚,在村里的口碑比较好。
村民们听了他的话,都觉得很奇怪,甚至有的人认为是外星人带着他到了南京。
黄延秋被“外星人”带走的传闻慢慢扩散开来,这件事也在反复流传中变得越来越奇幻。
原以为这件事会被人们慢慢淡忘,当事人黄延秋也将在以后的日子里回归正常生活。
可一个月后,他又莫名其妙出现在上海。
这一次,他可不只是到了上海,还遇到了更多不合理的事情。
黄延秋事件背后的真相
9月初,村里举办了一次生产大会,黄延秋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结束后,他像往常一样回家睡觉,临睡前还惦记着明天浇肥的事。
十点多,他躺在床上睡着了。
夜里醒来才发现,眼前的画面不是熟悉的土墙和院子,而是上海火车站。
黄延秋大惊失色,心里越来越害怕。
他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只能绞尽脑汁的回忆着在上海的熟人,想起了一个以前帮过他的解放军老乡。
这时,两个穿着军装的人找到他,似乎早有准备似地带着他到了目的地。
在黄延秋的记忆中,三人到了部队后畅通无阻的直接进去,找到了那个老乡,一切都十分顺利。
不过在这位解放军老乡的记忆中,其实是有门卫提前通报黄延秋来寻他的消息。
不过还没等他出门看个究竟,黄延秋就已经到了他家门口。
这位老乡很诧异,因为进入部队需要经过检查,不会像黄延秋这样直接找到家门口。
不过他来不及多想,既然人已经到了,就招待了他。
令老乡诧异的是,黄延秋好像很久没吃饭似的,他煮了一斤面,黄延秋全吃光了。
等黄延秋离开后,解放军老乡越想越觉得奇怪。
他记得自己没跟黄延秋说过自己的名字,而且从上海火车站到部队,不但要倒好几次公交车,还需要坐船渡江。
他实在不明白,黄延秋是怎么过来的。
黄延秋回到家乡后,很快引起了UFO爱好者和相关机构的注意。
很多人慕名而来找他了解情况,认为这前前后后的两次离奇事件,跟外星人有关。
由此,黄延秋也产生了这种想法。
9月20日,黄延秋又失踪了。
据他说,有两个人背着他飞行,9天内去了19个省市,而且每次赶路都只需要一两个小时。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后来在采访中,黄延秋讲述了自己去过的城市,其中有一个疑点让人难以接受。
在第三次失踪时,他到达的其中一个城市是沈阳,而下一个城市是南方的福州。
如果按照他的说法,从沈阳到福州只用了一两个小时,那每秒的飞行速度要超过300米。
这是十分恐怖的数据,甚至超过了当时民航飞机的速度,已经很接近音速了。
为了验证黄延秋言行的真实性,一个叫张靖平的UFO爱好者曾带着他去做过测试,并在催眠状态下,请人画下了带他飞行的两个人。
后来根据这份资料,以及黄延秋提供的“山东”“高登民”“高延津”等关键词,记者在人口档案里找到了一个名为高登民的山东人。
不过此人与黄延秋提供的人像信息相差很大。
为了进一步解开疑团,记者征求黄延秋的意见后,带他去了一家测谎中心,验证黄延秋是否说谎。
经过一系列测试,后续机构给出的结果是没有通过测谎。
对于这个结果,黄延秋没有表现出强烈的质疑,希望记者继续帮他探明真相。
记者又咨询了中国科学院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也得到了一些具有参考性的观点。
专家表示,在黄延秋的三次经历中,他所遭遇的事情可能与外星人话题没多大的关系。
有时候人在睡着时,也能清晰感知到周围的环境,甚至分不清自己到底是清醒的还是睡着了。
也有人会在睡着后做一些事情,醒来后自己却完全不记得了,这种现象叫梦游症。
类似于黄延秋前两次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外地的情况,其实可以归类为梦游。
像第三次接近音速的旅行,则更为复杂:黄延秋有明显的偏执。
这里说的偏执,不是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小情绪,而是指偏执型人格异常。
从1977年到2005年,黄延秋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调查这三次事件的真相,一开始甚至对UFO的存在深信不疑。
不管记者与专家提出什么建议,黄延秋都满口答应,甚至专家试探性的表示用他的身体做实验,他都声称能接受。
关于这点,是与常人思维存在很大不同的。
确定了这点之后,专家们得出结论,黄延秋的三次遭遇,其实是偏执人格下自己的臆想。
而这个臆想之中,既包括他对UFO的倾向性,也包括他对大城市的向往。
对于这点,黄延秋想了一会儿,表示能接受这个理论。
或许是自己也觉得之前的事情过于离谱,黄延秋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后,便再也没有追寻关于UFO的相关内容。
总结:
后来的黄延秋有了稳定的家庭,妻子给他生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也都长大成人,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一家人的生活不算富裕,但这种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大部分人的人生。
至于那些发生在他身上的往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成了回忆。
参考资料:
《谁在背我飞行》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