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体育文化的繁荣之地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城市的体育世界
聊聊那些与上海息息相关的体育闲话
2月20日至24日
2025年全国射击冠军赛(手枪项目)
在上海举行
这是今年国内射击赛事的序幕
每一届奥运会
首枚金牌往往是在射击项目上产生的
百发百中的中国神枪手
也为我国争得了无数荣誉
也其中也包括很多上海健儿
说到射击
不少上海小囡接触的第一把“枪”
可能就是弹皮弓了
现在玩着弹弓的小囡
没准就会成为以后的世界冠军
第二十二期,阿拉 聊聊
弹皮弓的那些事
弹皮弓是上海男小囡额第一把枪,它与枪一样能射击,虽射出泥丸、石块,也能让目标“啪”的应声倒下。
做梦也没想到,亦称“弹弓”的弹皮弓,不仅成为市民运动会比赛项目,还有全国赛、世界赛。白相弹皮弓的,不但有国内组织,还有世界弹弓运动协会(WSA);只要你一亮出弹皮弓,就能找到自己同志。
弹皮弓比赛
在我们的少年时代,弹皮弓被视为毒蛇猛兽般。老师和家长坚决反对,一见就没收。而且反复告诫这两句话:一是把人家小朋友眼睛弹瞎哪能办?二是把人家玻璃窗打碎哪能办?别看一个说人一个对物风马牛不相及,但想想两者还是有联系的;眼镜不是心灵的窗户吗。现在不怕,莫非眼睛和玻璃窗都有了防弹功能。
有过这样的不幸,皆失误并非有意。专门弹皮弓打人的,已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早的有春秋时晋国国君晋灵公,“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还有三国的魏国末代皇帝曹芳、十六国时后赵皇帝石虎、初唐的滕王李元婴等。
弹皮弓制作简单。它由支架、橡皮筋和包弹丸小块皮(也叫“皮兜”)组成。支架多用上海人叫“铅丝”的粗铁丝,用老虎钳拗制;铁丝越粗越好,较粗的就要借助台虎钳;要有在工厂的大人帮助,家里不像美国人会置办台虎钳等一干工具。市区小囡用“丫”形树杈极少,一是没树可砍,二也不敢砍;农村的用树杈做支架多,取材比铁丝便当。时代不同了,现在比赛的弹皮弓“高大上”,钛合金铸造。
老底子的木把弹皮弓
再看橡皮筋。枪射子弹靠火药燃烧产生高压气体驱动,弹皮弓的弹丸射得远并有力量全靠橡皮筋拉力和回弹速度;拉力越大、回弹速度越快则威力越大。多是到文具店买橡皮筋,一根根串成两根;一头系弹皮弓支架,一头系包弹丸皮块。有路子的,就用验血扎胳膊的医用乳胶管,它的拉力远超橡皮筋。还有用店里买不到的咖啡色粗橡皮筋,我在农场当电焊工才发现,过去羡慕的这款橡皮筋原来是捆扎电焊条的,是因为那些小朋友家里有工厂做电焊工的朋友才能获取到的材料。
用医用乳胶管做的弹皮弓
一把弹皮弓,除支架要坚固且握着顺手,橡皮筋要弹性足之外,那块包弹丸的皮也不可小觑。别看只有一块麻将牌大小,一般在皮两端分打1个洞穿橡皮筋,后发现各打2个洞共4洞的,包的弹丸位置更正,打出去飞行更稳更准。
用橡皮筋做的弹皮弓
有枪还要有子弹。小石子虽能当子弹,但都市里没那么多可捡,靠自力更生做泥弹。水拌泥揉,搓成一只只实心小圆子晒干。现在比赛用直径7到9毫米的镀锌钢珠,过去哪有这泼天富贵啊。历史上有过更奢侈的,同样钉在耻辱柱上;其中,汉武帝宠臣韩嫣最出名,“韩嫣好弹,常以金为丸,所失者日有十余。长安为之语曰:‘苦饥寒,逐金丸’。京师儿童,每闻嫣出弹,辄随之,望丸之所落,辄拾焉。”(刘歆《西京杂记》)
开弓没有回头弹张新国绘
过去,小伙伴们也用弹皮弓打仗,用的是肉做支架的弹皮弓;左手拇指+食指呈V型,在两个手指上套根橡皮筋。子弹纸叠的,像粒小虾干。一下课,伸出手指套上橡皮筋就可开战,老师看到也找不到我们的枪。这纸质子弹,打到肉上也是疼的。那时,也常听到“我今朝吃弹皮弓了”,那并不是躺着也中枪;这句上海话的意思是:做某事未成,被弹了回来。
来源:上海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