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书
夜读
·无锡人文名篇
·无锡朗诵名家
·无锡演奏名曲
·联手演绎无锡人自己的书香客厅
四时花事寄无锡
作者:陈慎
春晚上一曲《无锡景》惊艳了全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深谙这座城的四季风华。'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说的岂非正是无锡?
三月春来到,鼋头渚就进入了樱花的海洋,游客纷纷慕名而来。本地市民深谙避开人流赏花的窍门,懂得从住在附近的朋友处打听花讯,挑选人流相对不多的工作日从容赏花。郭沫若懂得太湖的美,写下“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太湖的美景与盛放的粉樱交相辉映,更是将美发挥到了极致,再不愿“噶闹忙”的人也不舍得错过。明媚的春光下,云雾一般的花海笼罩着长春桥,微风抚过枝头,浅粉色花瓣纷纷扬扬,洒了桥下满池,没有花落枝头的伤感,更添一份别致的浪漫,引得游人惊呼赞叹。
夏天,蠡湖荷花不容错过,小而精致的蠡园是我的私藏景点。四季亭环绕着的水域中,层层叠叠的是碧绿的荷叶,藕荷点缀其中,有的含苞待放,有的亭亭玉立。纵使仅有方寸水域,达不到“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浩荡,骄阳下的荷韵也曲折有致。硕大的荷叶随水波微微浮动,有的微微向侧方收拢,像个翠色的喇叭,替身边含羞的荷宣告未绽的心事;有的舒展着宽大的裙摆,带来一丝宜人凉意。
金秋时节,如何少的了惠山的菊花?曾记得在某一线城市博物馆中看过一个牡丹图册,每页上都工笔绘有一种名贵牡丹,并配有诗句吟咏,当真是花团锦簇。但比起惠山菊花展,却也不过如此。“霞光四射”“盘龙春晓”“彩溪流霞”“春潮绿云”……光听名字,就可想象这些菊花是多么绚丽多姿。金黄、淡翠、艳紫、柔白,细长的花瓣堆叠着却不显局促,而是在尾部蜷曲舒展出一丝傲然。重阳佳节,若携家中长辈赏菊,更添一番天伦乐事。
冬末,梅花是无锡人走亲访友必不可少的话题。“梅园的梅花开了!”话音刚落地,在场的亲戚朋友全都盘算着挑个好日子去梅园赏梅。乍暖还寒的时节,细瘦的枝丫斜逸着,点点簇簇的梅花迎风绽放。白的、粉的、黄的,疏疏密密的,笑意盈盈的人们穿梭其间,赞叹的声音不绝如缕,手中的快门按个不停。家长们牵着孩子,一字一句地教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诗句。这儿哪有冬日的寒冷?分明洋溢着无锡人的热情。
离开了家乡,我依然常常刷到父母长辈、亲朋好友在朋友圈中晒出的照片,仿佛家乡四季的花儿们始终伴我左右。每一个无锡人,都深爱着这里四季的花朵,为缤纷的家乡景致深感自豪。春樱、夏荷、秋菊、冬梅,无不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深深烙印在每一个无锡人的心头。
亲爱的读者朋友:
这是第46期钟书夜读,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期望陪伴您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本期互动话题为:你眼中无锡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真诚期待大家的留言。
参与留言互动的朋友将有机会获得
书礼一份
中奖名单将在后续“钟书•夜读”中公布
并通过留言回复的方式通知中奖读者
第45期中奖名单
星河落日圆
兰天哥哥
江南觅雪
地球村更夫
第47期“钟书·夜读”将在3月9日晚间
与大家见面,敬请期待!
【读者征文】
为了让“钟书•夜读”更具活力,现面向广大读者开启征文活动。无论你是从无锡的人文景观中获得了独特感悟,还是因这座城市的烟火日常引发了内心触动,或是因阅读产生了难忘的生活感悟,都欢迎你拿起笔,用文字记录下来投稿给我们。你的作品不仅有机会在“钟书•夜读”栏目中展示,还能与更多读者一同分享这份热爱。
投稿要求:以散文为主,1000字以内。
投稿邮箱:zhongshuyd@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钟书•夜读征文 + 姓名 + 联系方式” 。期待大家的来稿。
本期征文主题:生活在无锡的美好。
文章来源
陈慎(读者征文)
文章主播
肖鹏(无锡市朗诵艺术学会)
董馨语(无锡市朗诵艺术学会)
开场语配乐
《无锡景》
文章配乐
节选自总台春晚、石丽娟、上海乐团
三个版本的《无锡景》
出品
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
来源: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
编辑:严琳
校对:王雪静
责编:杨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