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高凯)由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承办的《2025山东春节联欢晚会》讲评会日前在北京举办。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电视学院院长、教授高晓虹担任此次会议召集人。她指出,山东春晚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山东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大型文化活动。2025山东春晚以“山河锦绣涌春潮”为主题,以“爱国家、爱家乡、想回家”为创作主旨,以“厚植家国情怀、焕新经典元素、回归联欢本质、形成全民热潮”为总体目标,在影响力、传播力、美誉度、社会反响、节目效果等方面赢得来自多方的认可与赞誉。


《2025山东春晚》讲评会举办。主办方供图

据介绍,今年,山东春晚首次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设立海外分会场,开启“文化出海”的全新篇章。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总编辑,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陈实表示,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山东春晚在多维度国际化表达上作出新突破,澳大利亚海外分会场和齐鲁文化推广的结合,拓展了文化传播的边界,在多元和深度的结合、国际和本土的结合、线上和线下的结合等方面契合了当下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的一些新趋势。

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周盛阔介绍,此次山东春晚在创作中有以下特点:一是开门办晚会,做足“合家欢”;二是以家国情怀引发社会跨层共鸣;三是用新创意新科技赋能春晚新表达;四是走出国门办春晚,拓展中西文化交流新版图。2025山东春晚树立了“全民共创、全民主角、全民狂欢、全民共情”的创作目标,结合PGC、UGC、AIGC共创,策划“山东春晚相亲相爱全网大合唱”活动掀起全网合唱热潮,联动山东省内各级媒体共同发起“看山东春晚寻山东年味”主题融媒活动营造浓厚的“合家欢”氛围等,持续扩大了山东春晚的“朋友圈”。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绍阳总结了山东春晚成功的三个流量密码:全网联动、全民共创、全新演绎,并充分肯定了多家媒体共同传播山东春晚、网友和16市主持人共唱《相亲相爱》、多剧种创新演绎经典作品《白蛇传·前世今生》等成功路径。


《2025山东春晚》讲评会举办。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直言“读懂山东春晚就是读懂中国年。”他提炼了山东春晚的几个特点:家国情怀和个体关怀的支点、恋地主义表达创意策划、温情叙事和社会热点的链接、全民参与的群众舞台、技术赋能的沉浸体验,年轻语态来释放情绪价值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尹鸿谈到,山东春晚用艺术和技术的双重创新来赋能春晚的升级,《白蛇传·前世今生》《飞天》等节目把不同的时间、空间、样态等组合到一起,实现了中国经典文化与现代歌舞之间的协同审美。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智锋认为,山东春晚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双重创新,地域、情感、文化的三重拓展,从传统电视拓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的“破圈”,视野和站位不断提升的全新升级。

作为会议召集人,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副会长王冬梅总结称,山东春晚创作的新模式具有示范意义,在政治站位高、人民情怀足、艺术呈现精、传播覆盖广等方面呈现了一场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文化大餐。(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