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终于等到了,在仅仅三年的制裁之后,美国似乎愿意松口了,不过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俄罗斯必须答应结束乌克兰战争。普京会同意吗?
根据外媒《NEWSTARGET》报道,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明确表示,如果俄罗斯愿意配合结束乌克兰冲突,美国可能会适当放松经济制裁。这一表态立即在国际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
回想起两年前,美国曾联合盟友对俄罗斯实施了前所未有的严厉制裁。欧盟将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在内的七家主要银行踢出了SWIFT系统,导致俄罗斯失去了80%的国际结算能力。随后,美国冻结了俄罗斯央行6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创下了主权国家外汇资产被冻结的最高纪录。
在这两年里,俄罗斯GDP缩水7.8%,军费占比飙升至38%,一度濒临崩溃边缘。但现在贝森特的表态无疑给普京带来了一丝曙光:“只要俄方认真谈判,制裁力度可以调整。”这对于普京来说,显然是一个好消息。
政策转向的效果立竿见影。消息公布当天,卢布汇率应声上涨至半年来的新高,俄罗斯股市也出现了久违的反弹。不过,这种政策松动并非没有代价。美国国内反对声音不断,共和党议员质疑政府“向普京示弱”。情报界担心释放错误信号会削弱威慑力,中情局已秘密向国会提交了12份俄乌战场态势报告,强调维持制裁的重要性。
此外,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公开警告:每减轻10%对俄制裁,将导致其国防预算实质增加15亿美元,这对美国多家军工复合体来说显然不是好消息。洛马公司股价在政策传闻后单日下跌2.3%,因此如何处理这些反对声音或许是特朗普接下来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随着美俄关系逐渐缓和,美乌两国的关系开始急速恶化。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期频频遭遇美方公开批评,特朗普甚至怒批泽连斯基根本无法管理乌克兰。这种火药味十足的言论背后,是双方在战略利益上的根本分歧。
据内部人士透露,导火索是双方未能达成一项稀土矿产协议。美方原计划通过投资获取乌克兰50%的稀土开采权,这种战略资源对新能源产业至关重要。但基辅方面以主权问题为由拒绝,导致谈判破裂。这也是为什么美俄两国此前一直是死对头,如今却能坐在谈判桌上握手言和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如坐针毡的不只是乌克兰,欧洲各国同样如此。七国集团(G7)原定发布的俄乌战争三周年联合声明,因美国政策转向不得不大幅修改。德国总理朔尔茨私下表示:“我们左右为难,既要支持乌克兰,又要避免得罪华盛顿。”
根据法国智库最新报告,欧洲现在最担心的是美国可能绕过盟友与俄罗斯达成协议。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此前特朗普特使基思·凯洛格突访基辅时,本来计划与泽连斯基会晤,但乌方却被告知临时取消,此举也被外界解读为美俄在秘密接触的信号。
那么,普京会答应美方结束战争的条件吗?大概率还是会的。俄军虽然控制了乌东约18%的领土,但距离实现“去军事化”目标仍有差距。与此同时,战争每日消耗约3亿美元,已经耗空了俄国家财富基金580亿美元储备。即使现在俄罗斯经济正在好转,无休止的战争只会限制国家发展。
而且目前俄罗斯经济好转的前提是美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放松制裁。如果俄罗斯一直拖延战争不结束,等到美欧耐心耗尽再次发起制裁,到那时再想结束战争就晚了。
所以根据媒体猜测,俄罗斯可能会阶段性地结束战争,转入低强度消耗阶段,以此获得更多筹码。
当然,美国即使确定要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也可能采取“分级松绑”策略。可能会先解除对俄银行的支付限制,逐步放宽金属矿产制裁,但早期肯定保留高科技领域的管制。
总之还是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正如贝森特所言:“这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新版本。”只是不知道,这次谁会成为啃胡萝卜的人,谁又会挨那记闷棍。
信息来源:NEWSTARGET:《和平灯塔:特朗普政府在乌克兰谈判中表示将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