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日,美海岸警卫队与美国VT霍尔顿海事船厂签订了一份合同,以建造新型重型极地破冰船极地安全巡逻舰(Polar Security Cutter,PSC)。该合同将首舰命名为“极地哨兵”。然而,该合同中首舰的建造一直受制于时间延误、成本超支以及技术挑战等因素。例如,由于复杂系统的集成和强大动力系统的开发难度较大,加之破冰船建造经验的缺乏、新冠疫情的影响,交付时间表一拖再拖。正如美国政府问责局在2023年的一份报告中所指出的,美国近50年来没有建造过重型极地破冰船,而这种破冰船的设计复杂性导致了时间延误和成本增加,原计划于2025年交付第一批,现在预计不早于2028年。2024年2月,美海岸警卫队通知国会,该船的成本将增长20%以上,建造期将延误一年以上。尽管在合同签订后的5年里,该船的设计和开发取得了进展,但首舰的全面建造尚未开始。

运营现状

目前正在运营的美海岸警卫队极地破冰船队由一艘极地之星号重型极地破冰船和一艘希利号中型极地破冰船组成。“重”和“中”这两个描述并不是指船只本身的大小或重量,而是由它在航行中可以打破的冰层来定义的。重型破冰船不仅可以以6节的速度连续突破3英尺(0.9144米)的冰层,还可以通过倒车和撞击的方式突破20英尺(6.096米)或更深的冰层。中型破冰船可以以3节的速度突破4.5英尺(1.3716米)的冰层,以及可以通过倒车和撞击的方式突破8英尺(2.4384米)或更高的冰层。极地破冰船通常将船头向上推到冰上来,利用船的重量将冰块粉碎,如此反复,直至开辟出一条穿过冰雪的道路。破冰船的三个特性使它们能够执行这项任务:强大的发动机、坚固的船体和倾斜的船头。这些特征使破冰船相对较短、较宽且非常沉重。美海岸警卫队的另一艘重型极地破冰船极地之海号于2010年6月遭遇发动机事故,此后一直无法运行。极地之星号和极地之海号分别于1976年和1977年投入使用,使用时间现已远超最初预期的30年使用寿命。美海岸警卫队计划延长极地之星号的使用寿命,直到第二艘极地安全巡逻舰交付。破冰船的现状凸显了美国极地破冰船队现代化的紧迫性。2024年1月9日至11日,水面海军协会年度研讨会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举行。与会的美海岸警卫队上将琳达·法根表示:“部署极地安全巡逻舰是海岸警卫队绝对的首要任务。我们100%致力于建造和部署第一艘极地安全巡逻舰,我对设计有100%的信心。”


美国海岸警卫队“希利”号破冰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海岸警卫队极为重视极地安全巡逻舰计划,但是该计划深受本国造船业调整、系统研发国际合作的影响。例如,负责建造该船的VT霍尔顿海事船厂于2022年11月被布林格造船厂收购,并更名为布林格密西西比造船厂。再如,该船的设计是从目前经过成熟设计和建造的德国破冰船极星Ⅱ号演变而来的。预计极地安全巡逻舰长460英尺(140.208米),总梁长88英尺(26.8224米),交付时满载排水量约为22900吨。推进装置将采用柴油和电力驱动,功率超过45200马力(33244.54千瓦),使得该船能够轻易地打破6~8英尺(1.8288~2.4384米)厚的冰层。该船将能够舒适地容纳186名人员,最长续航时间可达到90天。该船将能够执行一系列行动,包括搜救、海上执法、环境响应和国防任务、对极地地区的持续访问,并支持科学研究、国家安全和海上安全任务所需的货物和人员运输,它将提供灵活的任务和船尾工作空间。此前,VT霍尔顿海事船厂和技术联合公司合作,开展该船的设计工作。除了技术联合公司之外,VT霍尔顿海事船厂还与阿西亚·布朗·勃法瑞公司、三叉戟海事公司合作开发无齿轮转向推进系统,与雷神公司合作开发指挥和控制集成系统,与卡特彼勒公司合作开发主发动机,与詹姆斯敦金属船舶公司合作开发连接包,与布朗斯维克公司合作开发暖通空调系统。该项目计划可以为位于密西西比州的造船厂增加900名熟练的工匠和员工。


极地安全巡逻舰概念图

具体任务

美国根据2002年的《国土安全法》设立了国土安全部,并将海岸警卫队从交通部转移到了该部门。该法列出了海岸警卫队必须准备执行的11项具体任务。海岸警卫队的极地破冰船在世界极地地区为这11项任务中的9项提供支持,分别为海洋安全、搜救、导航辅助、渔业执法、海洋环境保护、冰上作业、港口和水道的治安、沿海安全、国防准备。极地破冰船不支持缉毒或移民拦截的任务。美海岸警卫队正在制定计划,在未来20年内更换现有的极地破冰船,并增加其数量。美海岸警卫队极地安全巡逻舰计划旨在获得4~5艘重型极地破冰船,随后采购新型中型极地破冰船,即北极安全巡逻艇。美海岸警卫队对极地破冰船所需数量的增加是由北极商业活动的增加以及经济和地缘政治竞争所推动的。他们认为,要有一艘极地破冰船全年驻守东北极,另有一艘常年持续存在于西北极,还要有一艘在南极洲半休。考虑到在极地地区保持2.5艘重型和中型破冰船的存在,以及船舶维修和轮换巡逻等因素,美海岸警卫队总共需要8~9艘极地破冰船。


图3 美国海岸警卫队上将琳达·费根

可以看出,极地破冰船是美国在不断变化的极地地区实施国家政策的重要工具。美海岸警卫队计划开发和建造极地安全巡逻舰,对美国在北极的长期战略至关重要。美海岸警卫队上将琳达·费根表示:“对于一个北极国家来说,我们的极地利益——无论是在北极还是南极——都是前沿和中心,因此我们倾向于建造和部署极地破冰船这项工作……尽管气候变化推动了北极冰层的减少,在有生之年,进入北极仍然需要破冰。对于一个北极国家,我们需要建立全年进入的能力。在高纬度地区全年持续存在对我们的国家安全和主权至关重要。”极地破冰船具有运载大量乘客、货物、船只和直升机的能力,还具有强大的指挥、控制和通信能力,其灵活性和机动性将有助于美海岸警卫队有效缩小未来任务需求与能力之间的差距。

与盟友加强合作

自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经略北极的意图愈加强烈。早在2013年5月,奥巴马政府便颁布了美国首份《北极地区国家战略》;2019年6月,美国防部发布了新版《北极战略》;2024年7月11日,美国、加拿大和芬兰三国领导人宣布在极地破冰船领域建立三边伙伴关系,被称为“破冰船合作计划”,强调了“通过分享专业知识、信息和能力,共同努力继续在各自国家建造一流的极地破冰船,以及增强介入极地事务的能力”;2024年7月22日,美国防部发布《2024年北极战略》。


美国防部发布《2024年北极战略》

《2024年北极战略》认为,北极正在成为战略竞争的场所,美国需要通过深化与盟友和合作伙伴的合作来加强该地区安全,并应对俄罗斯和中国之间日益增长的合作带来的战略竞争。美、加、芬三国计划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共同为这项合作制定实施计划,为三国在北极和南极地区有利益和责任的盟友和伙伴建造这些高度复杂和关键的破冰船,并加强三国的造船业建设,在三国的造船、船舶设备制造和许多其他相关服务领域创造更多的高薪工作岗位。除此之外,三国还希望开辟新的、更快的北极航道,以此创造新的经济机会和降低运输成本,以及通过这项合作促进三方在南极洲开展更多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对于三国而言,这项合作不仅可以增强集体建造极地破冰船的能力,还可以为盟国提供维护国际规则、规范和标准的能力。

《2024年北极战略》认为,美海岸警卫队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该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美海岸警卫队的极地破冰船。该战略意在加强美国的北极能力,深化与盟国和合作伙伴的接触,并落实《2022年国防战略》的方向要求,即采取“监测和应对”的方式维护北极稳定。美国防部将与国土安全部合作,通过美海岸警卫队来维持美国在北极地区的存在和领域意识。与此同时,美国防部将继续支持美海岸警卫队长期采购极地破冰船(至少8艘),这些破冰船将为军事和民用目的提供所需的破冰能力,并在北极行使美国主权,进一步维护航行权利和自由。在美国看来,这是维护北极地区稳定和安全的关键。

面临的挑战

尽管破冰船合作计划和《2024年北极战略》将使美海岸警卫队获得更多的建造极地安全巡逻舰的经费,加快推进极地安全巡逻舰计划,延长美国在北极地区维持存在的时间、增强美国进入极地海域的能力、提高美国战略后勤支持的能力、强化美国与北极盟友间的协调能力,但也存在两方面挑战。

一是加拿大与美国在西北航道问题上的争端尚未解决。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坚持认为西北航道是一条国际海峡,尽管加拿大声称它们是内海。如何确保加拿大在西北航道上的立场得到尊重,同时保证美国可在海峡中航行,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很难一蹴而就。

二是俄罗斯对美国开发极地安全巡逻舰的看法。一直以来,美国都在全球范围内与盟友和伙伴维护所谓的“航行自由”。然而,俄罗斯强烈反对在其领海进行“航行自由”活动。俄罗斯认为,美国打算主宰海洋并限制其获得海洋资源和海上交通线。为此,俄罗斯一直在采取军事、政治和法律措施来阻止可能的“航行自由”活动,并准备击退未经许可通过其北极水域的外国船只,包括极地破冰船。在纯粹的安全困境中,俄罗斯可能会将美国、加拿大和芬兰对破冰船的投资视为西方试图在北极对俄罗斯进行战略包围的举措。俄罗斯认为,西方或“不友好”国家旨在将该地区军事化并限制其主权。此外,俄罗斯还列出了一系列威胁其安全的行为,包括北约在俄边境附近扩张军事基础设施、在俄领土附近增加海军演习、削弱俄罗斯对北海航线的控制、外国海军扩大在北冰洋的存在等。对俄罗斯而言,美国的极地安全巡逻舰计划一旦完成,将加剧北极地区的军事化态势,甚至将在北极地区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美国的极地安全巡逻舰计划在其诸多战略指导下将加速开展,但考虑到美、加、芬拥有的现役破冰船数量远远少于俄罗斯,且俄罗斯还在继续扩大破冰船的建造规模,美国的极地安全巡逻舰计划完成后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海岸警卫队展现其破冰能力和介入极地事务的能力,有待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军事文摘。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本公众号编译/转载仅为分享、传达不同观点,如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转自丨军事文摘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