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温柔的女医生,
背地里却是复仇团的首领。
大理寺看似正义的二把手,
真实身份却是靠狠招混上来的贫民窟孩子。
这场堪称全员恶人的大戏就是近日优酷热播的《掌心》。
作为2025年开年备受关注的古装悬疑剧,
刘诗诗主演的《掌心》一经开播便引发了无数热议。
导演柏杉执延续了《唐朝诡事录》的诡谲风格,
反转不断,
服道化精美。
但电视剧的叙事节奏与人物塑造却引发了观众口碑的两极分化。
那么,
为什么发生这种情况呢?
我们先来看看《掌心》讲了什么故事。
《掌心》的故事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中国版的“妇仇者联盟”,
它以盛唐为背景,
构建了一个“女性执棋”的权谋江湖。
刘诗诗饰演的叶平安一出场就苦大仇深,
身为心医,
她不考虑救人只想杀人。
她心里只装着一件事情—
找出御史案背后的背后真凶,
为受害的女性复仇,替自己赎罪。
为此,
她找到陆丹心、采莲、霓裳组成了古代“妇仇天团”。
几个人联手做局,
有人负责情报刺探,
有人专司武力支援,
有人游走风月场收集线索,
试图将当年只手遮天的幕后权贵连根拔起。
她们通过精密的配合一层层瓦解了男性的权贵体系。
比如在“军饷案”中,
叶平安以心理战术击溃贪官,
霓裳以色诱获取证据,
而陆丹心则用武力来收场。
这种将女性智慧、魅力与力量多维融合的剧情在片中比比皆是。
剧情很热血,
叶平安“攻心为上”的复仇手段也别出心裁。
但美中不足的是,
为了凸显叶平安的神机妙算,
编剧给叶平安开了过多的“金手指”,
导致叶平安看起来无所不能。
例如作为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地位的江湖游医。
叶平安居然仅凭坊间谣言便能成功面圣。
而在面对老谋深算的郑元和礼宗旭,
叶平安居然可以事事提前预判并几近完美地应对。
就算突然意外,
她也能立刻化险为夷,全身而退。
这样的战绩都说是“机械降神”都不为过。
饰演叶平安的刘诗诗这次的表现虽有问题,
但有很大的突破。
客观的说,
叶平安这个角色是有难度的。
她背负着双重身份的枷锁。
一方面她是当年的“加害者”,
是诱骗少女的“帮凶”。
她对御史案受害的女孩心怀愧疚。
另一方面,
她也是御史案惨遭灭门的遗孤。
为了弥补心中的这份愧疚,
叶平安多年来四处谋划,
为了复仇付出了所有。
为了诠释这个复杂的人物,
刘诗诗做了很大的努力。
例如,
在面对不同对象时,
刘诗诗在眼神上做了不同处理。
在面对敌人时叶平安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在施催眠术时叶平安的眼神迷离似雾霭。
而在面对心上人时,叶平安的眼神温柔似水。
而在养母揭开衣袖查验胎记这场戏中,
刘诗诗又用肢体语言,
从肌肉紧绷到瘫软倒地,
将十八年隐忍轰然释放,极具感染力。
除了刘诗诗外。
剧里的其他演员也贡献了亮眼的发挥。
窦骁饰演的元少城颠覆了自身以往的阳光形象,
将角色童年创伤与权欲挣扎融入细微表情,
生动形象地演绎出一个为权势不择手段的酷吏。
如“澡堂博弈”中喉结滚动的生理反应,
精准传递出恐惧与野心交织的复杂性。
此外,
徐娇饰演的伍仙儿,
陈瑾饰演的女帝等配角虽戏份有限,
但都表现出了角色的干练飒气与威仪气场。
除了这些以外,
《掌心》的服道化堪称古装剧美学的新标杆。
剧中叶平安的重要道具鎏金镂空面具,
既呼应唐代纹样,
又隐喻叶平安“半面慈悲半面修罗”的双重身份。
制作团队花费了三个月才得以设计完成。
而叶平安的“心病医馆”整体设计成阴郁色调,
营造出波谲云诡的神秘氛围,
朝堂则通过对称构图与金色主调强化权力压迫感。
但可惜的是,
这些美学符号与叙事脱节。
剧中大量唐风元素(如傩戏、琵琶杀人)更多用以视觉奇观,
与主线剧情关联薄弱。
也因此,
剧集的观感在历史厚重感与架空叙事间摇摆不定。
总的来说,
《掌心》的设定很有新意。
但过度依赖反转与符号化人设,
暴露了主角光环过强与逻辑不通的漏洞。
那么,
各位亲爱的朋友,
你们喜欢《掌心》这部剧吗?
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交流。
我是榕树洞里看世界,小小树洞纵论天下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