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2月24日,20万俄军在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以突入乌首都基辅的伞降部队为先锋,大举开进了乌克兰境内。二战后欧洲最大规模的战争——俄乌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当时,在俄罗斯以及一些西方国家的眼中,俄乌冲突很有可能会是一场持续时间较短的地区性冲突,甚至当时一度还有所谓俄军“速通基辅”的传闻甚嚣尘上,如今看来也确实让人忍俊不禁。如今,在2025年2月24日之际,俄乌冲突已经三周年整了,在这过去的三年之中,俄乌双方都承受了重大的损失。而就在俄乌冲突三周年之际,大家非常熟悉的“姐夫”——梅德韦杰夫却公开表示:启动特别军事行动是唯一正确且可行的决定,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在外界看来,俄罗斯确实在冲突之中损失惨重,不仅有大量的兵力和作战装备损失,而且还遭受了美西方十分疯狂的制裁。但是,站在当时的情况下看,俄罗斯似乎也确实“没得选”,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之际的俄罗斯,其实已经被美西方“逼到了墙角”



俄乌冲突爆发,有两个直接原因。首先是乌东地区向俄求援。在2014年克里米亚“入俄”之后,乌克兰各地的局势都不是很稳定,卢甘斯克州、顿涅茨克州两个州(也就是顿巴斯地区)已经公开表示要脱离乌克兰。然而,在西方的斡旋下,俄罗斯与乌克兰签署了《明斯克协议》,协议规定顿巴斯放弃“入俄”,但是乌当局必须尊重顿巴斯地区的自治权。结果,《明斯克协议》墨迹未干,乌克兰马上就在北约的支持下出动北约化的精锐机械化部队大举进攻顿巴斯,装备简陋的顿巴斯民兵根本不是乌军的对手,因此只能被迫向俄军求援,这其实就是俄出兵乌克兰的直接原因之一。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俄罗斯不出兵,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与俄罗斯签署的协议和条约是可以直接被撕毁的,“投靠”了俄罗斯的顿巴斯是得不到俄罗斯“保护”的,这对俄罗斯的国际声望显然是重大的打击,这其实也是俄罗斯所难以接受的。

另外,大家都知道,俄乌冲突爆发的另一个原因,是乌克兰当局执意要加入北约。而一旦乌克兰真的加入北约,或者是完全倒向了西方的话,那么俄罗斯柔软的小腹就将完全显露在北约的兵锋之下,要知道,基辅到莫斯科的直线距离不过仅有700多公里,要是北约的导弹、战斗机部署在乌克兰,那这对俄罗斯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威胁。因此,俄军出兵,其实也是为了阻止北约在南线的扩张,而目前来看,从结果上说,俄罗斯也确实基本做到了这一点(至少乌克兰加入北约无望了)。



站在俄乌冲突三周年的这个时间点,如今美国作为乌克兰原本的“最大后台”,正在积极与俄罗斯商讨俄乌停火,俄罗斯几乎一定能够从俄乌冲突之中获取巨大的地缘利益。因此,对于俄罗斯而言,当时的“特别军事行动”或许确实是一个明智之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