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人对钱越来越没概念了。
随便买件衣服几百块,随便换个手机几千块,再加上点个外卖网上购个物,好像只是随手一操作,好几天的工资就没了。
有人评价说,真正去算那些钱就会发现:
点一次外卖,可以买一只鸡。
外面吃一顿火锅,可以买柴米油盐,够全家吃一周了。
点一杯奶茶,差不多有三十个鸡蛋了。
打一次车,差不多可以坐一个月公交。
一部最新的苹果手机,差不多可以买齐空调、洗衣机、冰箱、微波炉。
现在最惨的不是没有钱,而是明明钱已经不好赚了,而你对钱却没有一点概念。
前几年工作的时候认识一个健身教练,那时候他30岁出头,精力体力都很旺盛。
一直信奉着“钱不是攒出来的,而是挣出来的”,差不多将自己赚来的所有工资都砸在了潮牌和改装车上。
那时候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确实没什么压力。
谁知道有次做深蹲时负重太大,不小心脚崴了一下,半月板被拉扯到了,后来一检查,半月板撕裂了,没法继续从事现在的工作了。
那时候的他才刚结婚没多久,工作不好找,学历也不高的他不得不开始送起了外卖。
有次看他发的朋友圈,配图是北京深夜的天空,他说:
现在送外卖爬楼梯时,真希望过去那个傻子能少买两双AJ。
看他的经历就会发现,这些年我们都被消费主义洗脑的太多了。
买手机买护肤品的时候,商家告诉你分期付款折合到一天也没多少钱,女人就得对自己好一点。
买房买车的时候,销售鼓励你多加点杠杆,很多人的预算也在这个过程中一升再升,背上很重的贷款。
殊不知,那些将“及时行乐”包装成“活在当下”的洗脑,都在透支着我们未来的积蓄。
一句“先苦不一定后甜,先甜一定甜了”,更是让不少人陷入到消费主义的陷阱中。
最简单的破局方法,就是学会存钱。
看过一句话:
你要在不缺钱的时候存钱,在身体健康的时候锻炼,在不缺爱的时候迎接爱,在没病痛的时候去养生,在不考试的时候去读书,在婚姻稳定的时候提升自己。
所有事情,都要在它发生之前掌握主动权,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赢。
存钱,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让你暴富,却能让你的人生在未来拥有更多选择。
年轻时,我们总以为钱能让我们自由快乐,中年后就知道了,钱是托底我们人生的安全网。
前不久,看到一个在银行工作的客户经理,分享自己手中的两个客户。
客户老张,四十岁出头,开着宝马5系,衣着光鲜,一看就是成功人士。
跟他打几次交道会发现,他买东西也很大手笔,好像从来不会为钱发愁一样。
没想到去年他突然来办贷款,说自己做生意出了点问题,资金周转不灵,能贷多少就先贷多少吧。
客户经理授权查看了他的个人资产后,才发现这几年他的账户里虽然时有大额进账,但早已入不敷出了。
这几年下来,不仅没有存款,名下的房子和车子也早已抵押,信用卡也出现了透支情况。
现在的老张很焦虑,稍微有一点市场波动都会给他带来危机。
他不敢生病、不敢放松,马不停蹄地跑生意,甚至过年都不敢回家,怕多花钱。
相比之下,另一位客户小李就稳定了很多。
小李是工薪阶级出身,每个月工资到手几千来块,他给自己定了个存钱计划:
每月雷打不动地定投2000块理财产品。
因为担心风险,他选择的基本都是收益不多,也基本没什么亏损的产品。
靠着长年累月地坚持,再加上他做副业的一些营收,35岁那年,小李攒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50万。
他将这笔钱重新拿来做了资源配置,给父母和孩子都买了保险,现在的他整个人都自信了很多,不管做什么都有底气。
看他们两个人的消费习惯就会发现,在这个钱越来越难赚的时代,存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理财选择,而是一种生存智慧。
看过一句话,你的存款就是你的脊梁,它决定了在关键时候,你能昂首挺胸还是低三下四。
它能让我们在风雨来临时,不至于手足无措;在机会来临时,不至于再三纠结。
它关乎的不仅是银行卡上的数字,而是我们面对生活难题时,能否将选择权握在自己手中。
前些天网上有个观点很火,说现在的人,每天都是着急忙慌的,每天都不敢停下来。
为什么呢?
因为暂停人生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有博主算过一笔账,如果有天不想这么拼命了,想停下来喘口气时,你得有多少积蓄:
失业空窗期:每月2万(房贷+生活费+社保) 重大疾病押金:30万起 子女教育断层补救:一年5万块 父母突发状况:10万应急金
账目还没算下来,就感到压力山大了。
这才明白,原来人到中年面临的最大压力,不是房贷车贷,而是停下来的你,是否有能力重启自己的人生。
尤其是年纪到了中年的这群人,这时候的你,上有老下有小,事业也在遭遇瓶颈期。
这时候,很多人也会意识到:
40岁以后的人生,根本不是由你赚多少钱决定的,而是由你存下多少钱决定的。
看过一个博主分享的故事,他说自己这几年一直很辛苦,辛苦挣钱、辛苦攒钱,原本计划着明年添置一辆喜欢了很久的车。
但父亲突然脑梗住院了,自己和妈妈当下手足无措。
唯一感到庆幸的,是父亲生病时,他的积蓄完全能支付起手术费和住院费。
他的父亲是保安,每个月只有1800的工资,母亲身体不好一直在家休息,家里积蓄本身就不多。
如今再看自己这几年的付出,感到宽慰了不少。
存钱的意义,不就是在艰难时期,能给自己和家人一份保障吗?
如今你存下的每一分钱,都有可能在未来起到你意想不到的用处。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存钱能让你年轻时养得起家庭,年老后养得起自己,它早已成为当代成年人的必修课。
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身边没有这样的父母,只有生活中的一地鸡毛。
又该如何做好自己的财务规划呢?
看过一句话:
存钱是一场与人性弱点的博弈,赢的人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清醒的。
所以,尚有余力赚钱的你,不妨从今天开始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哪怕每月只存500元,坚持下去,时间会给你惊喜。
因为存钱,存的不仅是金钱,更是一个从容不迫的未来。
1.52周存钱法,适合新手
如果你刚开始工作,还挣不了太多钱,不妨尝试这一办法。
具体操作可以是:第一周存10元,第二周存20元,每周递增,一年可以存下13780元。
当然,随着你月工资越来越高,也可以尝试增加每周的投入,或尝试其它的存钱方式。
具体的存钱数目由你实际到账的工资决定。
2.收入三分法,适合进阶者
每月收入到账后,立即分成三份:
50%用于必要开支,30%用于储蓄投资,20%用于弹性消费。
如果你目前的存钱需求较大,也可以适度提升存储的投资,为自己存下一份给未来的保障。
看有博主分享自己工资4000,却存下了9万块钱的经历,很多人都很羡慕。
他是这么做的——
首先,拿出1000块作为一个月的生活费,平时买菜做饭就用这1000块。 然后拿出500块作为买衣服鞋子包包的钱。 最后剩下2500块拿到银行存成三年定期。
每月坚持如此,这样三年下来,不仅能能拥有9万块钱,还有了一笔每个月都能灵活取用的资金。
3.构建终身现金流,适合有投资眼光者
这些年,大家都提倡“睡后收入”,想有一种什么都不做就能来钱的方法。
只是这类方式难度高,对投资眼光要求极高,倘若你正好踩中了风口,或者相信自己的能力。
可以考虑核心地段的小户型收租,也可以考虑股息组合的投资。
当然,这类投资有亏损的风险,建议大家量力而行。
我很喜欢一句话:
40岁后最珍贵的不是账户余额,而是每月自动到账的生活费。
要想达到这种状态,需要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建立储蓄的观念,学习理财的知识。
唯有此,才能在不确定的时代里,为自己和家人构筑起安全的堤坝。
最后,无论你现在多大年纪,处于什么位置,也别忘了,存钱的最佳时机,永远是现在。
愿我们都能早早储蓄多一点的钱财,好让人生更加轻松自由。
与你共勉。
作者 | 周美好,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主播 | 夏萌,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睡前时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