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木棉
来源 | 人间书
《活着》是一部催泪神作,小说只有12万字,一经出版便引起巨大轰动。
凭借这部小说,作者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
这就是余华的《活着》,有人好奇它的版费收入。
余华说:靠《活着》而活着。
书中的福贵从富家少爷输光家产以后,悲剧接踵而来,家人一个个先他死去。
福贵如此悲苦,余华却写得淡若浮萍?
未经苦难,哪知福贵?
作为牙医出身的余华,父母都是医生,从小常把他带在医院。
尚不晓生死的他,常在太平间贪凉,甚至与尸同眠。
他早已把无常看惯,一本《活着》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饱含人间沧桑。
其中这5句话,更是道尽人生本质。
知苦了苦,化苦为乐,让我们安住清净本心,更好地去生活。
生活再艰难也要为自己的生存做好打算,只要能活着。
主人公福贵是地主家的纨绔公子,家有良田一百多亩,豪门大院一大座。
可他从不为自己的生存做好打算,不思进取,反而沾染色赌恶习。
败光家产之后,一切热闹都散去,福贵才懂得生存的可贵。
他决定再苦再难也要踏踏实实过日子,他要活着。
福贵从零开始学习播种耕地、养牛羊、割青草。
从小养尊处优的他,连镰刀都不会用,不仅干活比别人慢,割破手、砍伤脚更是家常便饭。
手脚一伤,他就在上面撒上一把泥,接着继续干活。
每天天未亮,他就开始下地劳作。
到天黑,只要有月光,他还继续下地干活。
一天下来,累得骨头散架,挨床就能睡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住着茅屋、穿着麻衣、吃着粗粮。
因为会种地、能养家,福贵心里反而踏实了。
直到年老孤苦无依,他也依然选择安稳过日子。
从繁华到清贫,日子终归回到本质,没有过多的附带,只为踏实的生存。
活着,是一种生存机会,更是一种寻找生命本质的旅程。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好好活着就是一场生存谋划。
好好活着,拓宽自己的生存之路,才能看见更广袤的世界。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
龙二是一个走南闯北的江湖人,见识和心机非常人能比。
他早就盯上福贵的田地和宅子,并做好计划,评估好福贵的身家。
与福贵那场对赌,龙二机关算尽。
他买通了跑堂,趁跑堂将热毛巾递给福贵,福贵拿毛巾擦脸时,龙二滑溜地换上做了手脚的牌。
还蒙在鼓里的福贵输到没东西可抵时,龙二及时刹车,说不玩了。
直接拿出账本,告诉福贵不能赊账了。
耍尽心机的龙二从福贵那赢来了家业,过上了梦想的大地主生活。
看着空手套白狼得来的肥沃土地和金黄麦田,龙二以为日子踏实了。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
不义之财,取之必祸。
龙二神气不到四年,土改时被没收了田产。
他嚣张不甘地恐吓佃户、嘴硬不听从分配,最后落得被毙了五枪的下场。
龙二死到临头,眼泪汪汪悔悟不及,对福贵哭喊道:我是替你去死啊!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尔虞我诈,最终一切都会归于尘土。
作家林清玄说: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生活不见得总是波澜壮阔、山海流转,唯细水长流。
当一个人以清净心看世间,眼前的平常也会变得不平庸。
纵是平常,道义摆中间,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福贵的前半生大富大贵,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福报。
他沾染恶习,给一生带来难以磨灭的伤痛。
败光家产后,妻子不离不弃患难与共。
他才发现一家人团圆喜乐,虽然穷,可是齐心协力,心里倍感温暖踏实。
平日里,孩子放学割草喂羊,饿得走不动时,一家人卖羊换大米、挖野菜、用米掺合南瓜叶和树皮吃。
家珍去娘家带回一袋米,福贵娘生病时,家珍还掏出从娘家借来的两块银元,支持他娘去治病。
女儿凤霞虽因病变得又聋又哑,但上天是眷顾她的。
到了该嫁的年龄,遇上了真心对她的二喜。
二喜为人忠厚老实,二话不说,第二天就带着五个弟兄,提着酒肉,拉着板车来给福贵家修缮房屋。
接亲时,二喜带来20多个身着中山服的迎亲队,十几面锣鼓敲得震天响。
他和凤霞的婚事,是村里最气派的。
婚后,福贵夫妇经常提着自己种的菜,往城里看女儿,一家人其乐融融。
王勃曾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都要能守住自己的内心。
因为,贫穷不是束缚,心志才定高下。
心志在,内心才充盈,独行也如众。
人穷一阵,不穷一世。
调整好心态,踏实肯干,日子总会在黑暗中透出光亮。
人老了也是人,是人就得干净一些。
福贵输光后,昔日视金钱如粪土的浪子,终于明白钱来得千难万难。
他洗涤自心,决定不再像从前那样随意马虎。
从锦衣玉食到粗布衣裳家常饭,福贵不但外观整洁清肃,精神也越发清净。
妻子家珍更是干净体面,温柔貌美的她,本是城里米行老板的千金,嫁给福贵落败后,不管日子多苦,她都不离不弃。
家里再寒酸,她都把家里仅有的几件家具打扫得干净清爽。
即使衣服布满补丁,也绝对洗得发白。
家珍哪怕生病在床,下不了地,也依然每天梳理整齐。
又聋又哑的女儿凤霞出嫁以后,福贵经常提着自留地里割的青菜,穿上家珍做的新布鞋,穿戴干净往返城里看女儿。
清净看世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老年福贵孤身一人,自求多福,做了此生最有价值的一件事——从牛市场上解救一头即将被宰杀的老牛。
老牛买回来后,被料活不过三年,但却活过一年又一年。
福贵与牛被村里人笑称为 “两个老不死”, 但他内心纯净,不理,乐呵呵继续拉牛耕地。
干净,无关贫富,无关年龄。
随岁月增长,灵魂愈发清净,如陈年老茶,醇香而厚道。
杨绛先生说:“人生,一岁有一岁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你的年龄应该成为你生命的勋章而不是你伤感的理由。”
生命无止境,年龄不是限制。
经得起年月的积攒,老有形象、老有所德,便是人间最美气象。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年轻时的福贵绫罗绸缎穿戴,衣食住行都由仆人伺候,渐渐开始不务正业。
终日过着放牧式的生活,要么逛窑子,要么逛赌场,大肆挥霍消耗。
上私塾时的他从不走路,都是雇工弯腰蹲背着往返。
雇工一步一跳地跑,他骑在后背拍着雇工脑袋一颠一颠地飞。
家财散尽以后,老父被活活气死,两年后,福贵走路去城里请大夫为老母治病。
半路被拉去当了两年壮丁,福贵吃尽了苦头。
大雪纷飞,光脚走路,晚上睡上几分钟就冻醒一次。
半夜里,炮弹飞过头,传来伤号呜咽的哭声,声音凄凉得不像是活人发出来的。
福贵扑在坑道上,看担架上缺胳膊断腿的伤号疼得嗷嗷乱叫。
天亮时,一堆堆伤号全死了,随后身边好端端的队友老全也中弹身亡。
目睹一幕幕心惊胆颤的生离死别,福贵心里真不是滋味。
福贵命大,幸免一难,被解放军解救了出来。
回到家后,他重新振作,养牛喂羊,犁田耕地,每日为三斗米挖呀挖。
残酷的现实并未消停,家人一个接一个地离去。
曾经给他长脸,在学校里跑步拿冠军的儿子被抽血致死,连最后一个独苗外孙也吃豆子撑死。
命运想握也握不住,老年的福贵一人青灯为伴,清静孤寂似为僧。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
人这一生终归要为自己的不珍惜买单。
轻狂过后必有祸害,踏实、务实才是立世之本。
年少不游手好闲,中年不投机取巧,到老才能逃得了和尚、逃得了庙。
三毛说:
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
万物有尽头,失去不重来。
珍惜,才是最好的延长;珍惜,幸福才能如影相随。
读完《活着》,怅然的同时,也被洗涤心灵。
只要活着,哪怕四面楚歌、跌入谷底,也要在低谷里绽放出最美的烟花来。
余华在自序里写道:
必须付出艰辛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只有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
余华,为写作而写作,春耕等来秋收。
人这一生,为活着而活着,活好自己,做好本质就很出色了。
活着,就是对生命最好的救赎。
好好活着!因为你很珍贵。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点赞关注
本期推荐:《离思》
作者 | 木棉,来源:人间书
主播 | 应犹,公众号:枕边经典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