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柴枫桔
新春开篇,万象更新,2月21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东部新区获悉,在“冲刺一季度”的奋进号角下,新区大干快上,于临空经济、平台建设、民生工程等领域发力,多个重点项目刷新“进度条”,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临空经济
以航空枢纽带动区域发展、链接全球经济
临空经济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撑,坐拥天府国际机场和天府综保区的成都东部新区,正积极把握临空经济机遇,以航空枢纽带动区域发展、链接全球经济。
近日,位于国际空港经济区(东部新区片区)的临空制造工业总部基地项目(二期)建设现场繁忙有序,目前两栋厂房及酒店已顺利封顶,其余厂房、配套设施及酒店的项目主体结构施工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
临空制造工业总部基地项目(二期)建设现场
“项目1期已于去年11月投运,二期将在今年建成投用。”空港新城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悉,该项目占地面积约386亩,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2亿元,项目聚焦天府国际机场周边航空维修制造产业需求,提供定制化标准厂房、研发办公、综合服务中心、酒店、人才公寓、员工公寓、配套商业等,将打造国际化的临空高端制造工业总部示范区,构建“头部引领、集群支撑、链式互补”的临空产业生态群。
另一边,天府云仓冷链项目也有新进展,“项目主体结构施工于去年12月完成,目前2栋冷库正在进行外立面、屋面及内部墙板施工。”空港新城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天府云仓冷链项目建设现场
该项目位于国际空港经济区(东部新区片区)物流片区,以天府国际机场为依托,以“灵活、共享、高效”为核心,配置冷藏、冷冻、变温等多温区冷链储存空间,将为高附加值航空进出口生鲜水果、头部卖场、餐饮连锁等冷库需求企业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同时,项目周边现已集聚普洛斯、顺丰、丰树、骏德、中外运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补全天府国际机场周边冷链物流配套短板,为生鲜水果等提供仓储、催熟、中转、分拨、加工等配套服务。
聚焦平台建设
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2月20日,在东部新区简州新城泰谷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机器阵阵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记者看到,该项目招商中心主体结构已经呈现,据悉,招商中心预计在2月底完成建设,将用于产业园区展示介绍与招商接待。
该项目将建设集研发创新、小试中试、生产制造于一体的汽车零部件和智能制造装备专业化孵化园区,同时以“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双轮驱动为核心,构建绿色智慧产业链协同生态,打造集研发、生产、办公、展示、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社区,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与个性化定制服务体系,赋能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
目前,园区招商工作进展顺利,预招商阶段已同20余家中小微企业达成了入园意向,初步形成了以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其他配套(10%)的产业生态雏形。
未来,泰谷产业园在服务园区企业方面,将首创基建、运营、金融“三维赋能”支持模式,为企业提供标准化厂房定制、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共享实验室及会议室等硬件支持。同时通过组建专业的运营团队,为企业提供从工商注册、环评审批到财税申报等的全流程服务,设立专项产业引导基金(首期规模2亿元),重点扶持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泰谷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
除了泰谷产业园,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学术共创园区也传来新进展,“科技楼”和“铸翼楼”已全面建成,是目前成都新区城市核心区的最高建筑。
据悉,该园区是目前全国民航领域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科研条件最先进的开放型、综合型科技研发办公平台,主要用于科研办公、会务及其配套服务。承担办公和科研的功能外,还是民航学术交流的大平台,将打造成为示范区协同创新和学术交流的新空间,吸引到世界各地的高精尖人才参与建设,形成国际一流的民航高新技术人才集群。
园区未来将与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B区的模拟验证机场、大型实验室协同发展,打造完备的民航科技研发产业链。
位于成都东部新区城市核心区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
聚焦民生工程
夯实城市发展基底
民生项目建设是一座城市发展态度和温度的体现,和市民幸福指数息息相关。
2月初,草池街道罗家社区工程一期、二期安置房实现交房,交房现场人头攒动,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为核算收费、结算签约、水电开户、房屋交房四个对接小组,引导居民在收房时同步解决用水、用电问题以及物业对接。
草池街道罗家社区工程一期、二期安置房拟分配安置房源共3589套,交房正分批次进行中,将持续到2月26日。记者还了解到,围绕安置房的民生配套设施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未来,居民们步行仅需15分钟,便可满足日常的医疗、购物及教育需求。
西南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在教育方面,西南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也有新动态,西南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位于成都东部新区城市核心区,是国内独具特色的开放式垂直化校城融合型智慧校园,项目负责人熊伟介绍,该校区分三期同步建设,其中一期和二期于去年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三期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当前精装修已完成53%,总平景观已完成40%,预计今年9月投用。
冲刺“开门红”,蓄势新发展,成都东部新区制定2025年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及经济高质量运行工作方案,从稳住航空运输业、提升产业能级、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升级、做强服务支撑等多个方面制定27条具体措施。
同时,锚定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目标,通过“四库联动”全周期管理机制,推动96个储备项目转化,促建109个项目,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区本级)预计增长10%。接下来,新区将以产业园区为主阵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速产城融合,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