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危机管理 陈洁华
作者陈洁华
特朗普“复辟”满月,就掀翻了美国,掀翻了邻国,更掀翻了欧洲各国。
美欧破裂
为准确把握美欧关系现状与今后变化趋势,笔者梳理了美欧同盟关系11方面的刺,如喉梗刺。
一、俄乌战争
1.关于战争性质
特朗普定性:“荒谬的战争”。
欧洲定性:“乌克兰反侵略战争”。
2.关于停战
特朗普:“必须结束这场‘荒谬的战争’”。
2025年2月12日美新防长海格塞斯在欧洲明确表示:“这场战争必须结束。”
欧洲:“欧洲全力支持乌克兰反侵略战争。”
3.关于乌克兰领土
美国新防长海格塞斯明确表示:“恢复乌克兰2014年前的边界,是一个不现实的目标”。
欧洲则坚持支持乌克兰恢复2014年前的领土。
4.关于乌加入北约
2025年2月12日特朗普在白宫发言:“我认为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想法不太现实。”
而英国斯塔默首相则公开唱反调,2月14日他与泽连斯基通电话说:“乌克兰加入北约不可逆转。”连美英特殊伙伴也翻脸了。
5.关于对乌援助
美国政府释放明确立场:停止对乌援助。
特朗普:美国政府向乌克兰提供了3500亿美元的援助,给美国纳税人带来了巨大负担,这场战争看起来“代价高昂且没有明确回报”。
欧洲:继续援助乌克兰。
6.关于乌克兰还债
特朗普:必须要回3500亿美元。
万斯副总统对泽连斯基提出还债方案:获得乌克兰稀土资源“一半”。被泽连斯基拒绝。
7.关于俄乌和谈
2月12日,特朗普先与普京通电话,然后再与泽连斯基通话。欧洲放在第几位?
2月15日,美国政府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打开天窗说亮话,明确表示:俄乌和谈的参与方将不会包括欧洲国家。此话一出,欧洲炸开了锅。
欧洲一直认为自己是主角,从俄乌战争策划、战争到结束,应由欧洲人主导。岂料,特朗普对欧洲人连进谈判桌的门都不给。
慕尼黑安全会议一结束,欧洲领导人就立刻汇聚巴黎,召开了两次“乌克兰与地区问题”紧急会议。这回,欧洲人不仅把美国排除在外,连亲特朗普的匈牙利、斯洛伐克、土耳其也被排除在外。
美国:把欧洲排除在外。
欧洲:把美国排除在外。
8.乌克兰战后安全
关于欧洲向停战后的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特朗普的立场是:
(1)美国不参加。
(2)不反对欧洲参加。
(3)但欧洲派驻乌克兰维和部队,不受“北约第五条”保护。即作为北约,不能参与对乌战后保护。
美国防长海格塞斯:“作为任何安全保障的一部分,都不会有美国军队被部署到乌克兰。”
“欧洲必须在未来对乌克兰的军事和非军事援助中承担相当大一部分”。
9.乌克兰战后重建
美国:欧洲承担主要责任。美国只关心确保要回3500亿美元,确保获得乌克兰稀土资源。
而欧洲乱成一团,连方案都没有。
10.关于乌克兰稀土资源
2月12日,美国新任财政部长贝森上任后出访第一个国家就是乌克兰,谈第一件事,就是要获得乌克兰稀土矿产权的50%。
欧洲只能吃残羹剩饭了。
二、泽连斯基“领导欧洲反美”
近年,以拜登为首的美西方把泽连斯基捧上了天,演戏演多了,他真以为自己领导欧洲了。在慕尼黑安全会上演讲,泽连斯基迎合欧洲人的愤怒,抛出8个观点,对此,欧洲人多次全场起立,掌声雷动,以宣泄对美国的怒恨:
1.欧洲不能总指望美国保护,欧洲必须自建军队;
2.欧洲各国要像铁板一样,一致对外,避免被普京各个击破;
3.现在,最能抵抗俄军的就是乌克兰。
帮乌克兰就是帮欧洲自己;
救乌克兰=救欧洲。
4.谁都别想背着乌克兰谈判,乌克兰必须上谈判桌。
5.北约现在像被普京遥控,普京打个喷嚏,北约就哆嗦。
6.不管美国人要不要北约,我们欧洲人必须团结起来。
7.若美国和北约不愿接纳乌克兰加入,则必须协助乌克兰组建一支150万人的军队,并提供全套北约标准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体系。
8.他还透露,美国要乌克兰稀土资源的50%,被他拒绝了!
泽连斯基在其他场合表示:俄乌冲突三年以来“美国只给了乌克兰1000亿美元的支持,却要让乌克兰用矿产资源等偿还5000亿美元”。
特朗普报复
特朗普性格,有仇必报(但有恩也必报),世人皆知。
泽连斯基演戏还好,但做总统绝对是灾祸。他毁掉了乌克兰,如今,还想把戏演得更大,“领导欧洲反美”,毁掉欧洲?!特朗普会怎么收拾他?!
2月19日,特朗普在同一天,分别在两个公开集会,两次痛斥泽连斯基,称泽连斯基“最好尽快行动,否则他的国家将不复存在”。
“泽连斯基现在支持率已经降到仅4%,整个国家被炸得满目疮痍.......难道乌克兰人民不该说,我们很久没选举了。”直接呼吁乌克兰民众要求选举。
特朗普还称泽连斯基“是一位勉强小有成就的喜剧演员,却说服拜登,让美国花费3500亿美元去打一场基本上赢不了的战争”。
特朗普提出“援乌3500亿美元论”,是一箭多雕的毒箭:
1.逼泽连斯基说出实话“乌只拿到1000亿美元”;
2.暴露拜登政府贪腐:3500亿美元—1000亿=2500亿美元,被谁贪污了?!挑起美国民众和舆论剑指拜登集团;
3.用这笔钱,敲诈乌克兰稀土矿产(值5000亿美元)。
三、对俄关系
1.关于与普京会晤
特朗普直接与普京多次长时间电话,双方约定诸多公开与秘密的协定。
欧洲感到愤怒的是:美欧是同盟,在拜登时期,欧洲人紧跟拜登,联合对俄实施数万项制裁,美欧步调一致,强烈反俄、反普京。但特朗普竟然没与欧洲打招呼,就与普京电话,商谈所有重大事项,抛弃盟友,靠近对手。欧洲人被强烈羞辱。
2.关于G7
特朗普:希望俄罗斯回归G7。
欧洲:反对。
四、批判欧洲
1.关于欧洲军费
特朗普:欧洲各国军费必须从现在占GDP的2%提高到5%
欧洲各国根本无力做到,因此表示反对。
2.关于欧洲防务
2025年2月12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表示:“我们的跨大西洋关系要求欧洲盟友对欧洲大陆的安全负责。”欧洲国家要为欧洲大陆的安全承担更多责任。
欧洲也想独立防务,但有心无力。
3.关于威胁
2月14日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万斯发表演说:欧洲面临的最大威胁并非来自俄罗斯或中国,而是“内部问题”。矛头直指欧洲各国政府。
而欧洲各国的判断与万斯完全相反。
4.批判欧洲移民政策
万斯副总统呼吁欧洲停止大规模移民。
万斯称:“俄罗斯对美国和欧洲的干涉被夸大了。欧洲领导人不愿意控制移民,对民主构成的威胁比俄罗斯干预选举更大。”
5.批评欧洲“背离基本价值观”
6.批判“欧洲压制言论自由”
7.呼吁欧洲承认反建制运动:欧洲和德国应该承认一场反对建制派运动的崛起。他说,“选民的意愿被我们的许多欧洲朋友忽视了”。
8.为德国极右翼政党“选择党”背书:呼吁“德国政界人士与包括‘德国选择党’(AfD)在内的所有政党展开合作。”
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演讲后,拒绝与舒尔茨总理会见,却在酒店与德国选择党领袖魏德尔会见了30分钟,为德国右翼政党在竞选前造势。万斯团队的官员称:没必要会见舒尔茨,他当总理的日子不长了。
欧洲反击
2月15日,舒尔茨总理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几乎全面批判了万斯讲话:
1.“德国不会接受外来者干涉“我们的民主、我们的选举和民主舆论的形成”。
2.重申德国将继续长期支持乌克兰。
3.关于俄乌和谈,舒尔茨表示,“不应该在没有乌克兰的情况下讨论乌克兰问题。强行达成的和平永远不会得到支持。”
白宫对“反击的再反击”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严厉反击德国总理舒尔茨的言论,称“德国在(俄乌谈判中)唯一应得的位置就是被告席”。如今美德关系与“仇家对骂”丝毫无异。
五、关于美欧关系
2月13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在欧洲演讲称,“欧洲应该承担起自身的防务责任,美国不会被当作‘傻瓜’”。“特朗普总统不会允许任何人让‘山姆大叔’沦为‘笨蛋大叔’”。
六、关于格陵兰岛
格陵兰岛属于丹麦,丹麦是欧盟、北约成员国
特朗普:要购买格陵兰岛。
欧洲:强烈反对。
七、关于加沙
特朗普表示:“要接管加沙”。
欧洲强烈反对。
八、关于“巴黎协定”
特朗普一上台,就退出《巴黎协定》。
而欧洲则高举《巴黎协定》的环保大旗,尽管表里不一,极为虚伪。
九、关税
1.关于WTO秩序
特朗普大肆挥舞“加征关税”,提出“对等关税”,摧毁WTO秩序,重塑“美国优先”的贸易秩序。
2.关于欧对美关税率
特朗普批判欧洲对来自美国的汽车,征收10%关税,美国要对来自欧洲的汽车对等征税。
3.关于增值税
特朗普严厉批判欧盟,称“欧洲增值税最低标准税率为15%,高得离谱”。
十、关于大国关系
特朗普提出:召开“美中俄三国峰会”“三国军费减半”“销毁核武器”。
欧洲再次被排挤在“谈判桌外”。
十一、关于诺贝尔和平奖
特朗普要获诺贝尔和平奖,志在必得。
但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2月16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公开嘲弄特朗普说:“特朗普准备与普京会见是个错误。”“诺贝尔和平奖由我们欧洲人掌控”。话刚落音,赢得满场哄笑。“如果你(特朗普)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和平就必须是公正的。”
结论:现状与趋势研判
一、关于美欧分裂
上述所有证据证明:在特朗普治下,美欧全面而深刻的破裂不可避免。
美欧同盟“再也回不去了”,因为时代彻底变了:从意识形态划线的冷战时代,突然跳到“新帝国主义时代”:
一切以“利”为纲,
一切以“力”说话。
特朗普知道,美国病入膏肓,急需吸血,挽救美国。此时,美国怎么会考虑欧洲利益呢?
而欧洲人还活在被克林顿、奥巴马、拜登长期忽悠的“美欧同盟”旧梦中,但白宫已经换了总统,世界已经换了时代。
愤怒的欧洲人要对特朗普“讲理”;
冷酷的特朗普只对欧洲人“讲力”“讲利”。
特朗普为何对欧洲盟友痛下杀手?其重要根源在于美国两党恶斗,延伸到欧洲。
特朗普第一任下台后,欧洲人似乎认定特朗普“永无翻身之日”,而死抱拜登大腿,欧盟“拜登化”“欧洲民主党化”。
特朗普再次上台,在报复“美国民主党”时,必然要报复“欧洲的民主党势力”。
美欧分裂已经成为客观事实。
但我们必须预测,美欧会分裂到什么程度?有以下几种可能方向:
1.美欧同盟解体
这相当于1991年“苏联东欧关系”解体一样,将颠覆世界格局。这可能性是存在的。
2.同床异梦
美欧表面上保持同盟关系,但发生重大变质:美国只确保在欧洲霸权,控制欧洲能源市场、军火市场,而不承担盟主保护责任,即权与利要最大化,而投入与义务最小化。从目前形势看,该趋势可能性最大。
3.恢复美欧同盟
当前,该可能性最小。
二、关于欧盟分裂
在特朗普治下,欧盟分裂不可避免。理由如下:
1.美国两党势力变化
美国是西方盟主,美国变化决定整个西方的变化:变化方向、变化速度。
拜登的“白左意识形态至上”势力全面消退;而特朗普“利益至上”势力主导整个西方。
拜登时期,美欧围剿了“欧洲的特朗普分子”(如匈牙利总理欧尔班)。
如今,特朗普上台,立刻赤裸裸地动用一切手段,大力扶持“欧洲的特朗普主义者”,推翻“欧洲的拜登余孽”。特朗普强烈干预欧洲选举,欧盟根本无法抵御。
2.欧洲左右势力变化
欧盟右翼势力在崛起,而中左势力在衰退,中左势力因长期推行“拜登的白左政策”,让欧洲陷入大乱,自掘坟墓。
欧洲特朗普主义者上台成趋势
意大利右翼政党“兄弟党”主席总理梅洛尼
匈牙利“青民盟”主席、总理欧尔班
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主席勒庞
德国右翼政党“选择党”主席魏德尔
欧洲“特朗普主义者”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迅速扩张。
欧洲人疯狂批判特朗普“干涉欧洲民主选举”“干涉欧洲选举舆论”。其实,这正是欧洲人长期对世界各国所干的同样的事,有过之而无不及。
3.全球格局变化
由过去“美欧对俄”,变为“美俄对欧”,欧洲根本无力对抗。
4.欧盟实力变化
欧盟财力空虚、经济空虚、军力空虚,根本无力对抗特朗普的攻势。
5.欧盟变天
当特朗普主义者在欧洲各国纷纷掌权后,会跟随特朗普推行7大新政策:
(1)本国优先,推翻欧盟现行的“欧盟优先”政策;
(2)废除规制,“废除一切阻碍经济发展的规制”,打破欧盟“规制牢笼”;
(3)反对移民,废除欧盟现行的放入大量移民的政策;
(4)反对环保,废除欧盟“巴黎协定”至上的政策;
(5)反对援乌,废除欧盟援乌政策;
(6)裁减预算,欧盟右翼政党要财政改革,缩减预算,大刀砍向欧盟庞大的财政预算;
(7)俄欧合作,欧盟右翼要俄欧合作,以利欧洲经济发展;推翻欧盟制裁俄罗斯的政策。
当欧盟中左势力成为主流时,必然加速美欧分裂;
当欧盟右翼势力成为主流时,其后果更严重:尽管他们的标签都是“特朗普主义者”,在欧盟内部关系上,都强调本国利益至上,必然要否定欧盟现行政策;
他们与美国交往时,各自都强调“本国利益至上”,相互对立就成为必然。
因此,无论欧洲怎么变化,美欧同盟只会变坏,难以变好。
欧盟会分裂到什么程度?
有3种可能:
1.欧盟衰弱化
条件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舒尔茨、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等中左势力继续执政。
右翼无法推动变革、变天。
当前,该趋势明确。
2.欧盟松散化
条件:右翼纷纷上台,各国大改革,逼迫欧盟大改革:
灵魂方面,去意识形态化;
路线方面,去拜登的白左化;
政治方面,去政治化、去军事化;
经济方面,各国经济独立化,欧盟仅保留经济协调机制。
3.欧盟解体
条件:
(1)美欧关系严重恶化,特朗普决心与英国、匈牙利、俄罗斯等国联合铲除欧盟。
(2)欧盟经济严重恶化,欧盟内部各国纷纷要求独立。
欧盟分裂会持续多长时间?
这取决于“特朗普政权”在美国能持续多久?
所谓“特朗普政权”,是指特朗普本人、及其继任者的执政。
如不修改现有美国宪法,特朗普只能执政4年。但共和党凭着空前业绩,特朗普继任者再继续执政8年,是大概率的趋势。因此,特朗普政权在美国可持续12年。
有这12年,特朗普政权必将强力摧毁欧洲的“拜登余党”,强力推动欧盟变天,加剧欧盟动荡与分裂。
三、欧盟对外政策变化
在上述巨变背景下,欧盟必然要改变现有的对外政策:
1.从“联美反华”到“联华抗美”
(1)经济方面,欧盟与中国具有极强的互补结构,本该好好合作,合则两利。只因欧洲的愚蠢与傲慢,近年紧跟拜登,遏制中国,反噬自己。
(2)政治方面,欧盟与中国,不存在地缘政治矛盾,双方合则两强共赢。
2.从“联美反俄”到“俄欧合作”
欧盟必然会改善俄欧关系。原因是:
(1)随着美俄缓和,美西方对俄制裁措施将名存实亡。
(2)欧美关系恶化,促使欧洲必须利用俄罗斯来制约美国。
(3)欧盟经济恶化,促使欧洲必须加大进口俄罗斯能源,减少从美国进口能源,反制美国;并积极开发俄罗斯商品市场,恢复欧盟经济。
3.中国对策建议
(1)认清欧盟本质
面对欧盟渴望改善中国关系,中国必须保持高度清醒,认清欧洲对华政策的本质:
人种原因,反华人;
制度原因,反共产;
宗教原因,反无神;
经济原因,反中国崛起;
欧盟目标:要分裂中国、颠覆中国,阻挡中国发展。
因此,欧盟的分裂、衰落,可消除来自欧洲对中国的威胁。
(2)构建“中欧”正常双边关系
(3)构建“中俄欧”三边伙伴
为确保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运行,构建“中俄欧三边伙伴关系”是必然趋势,只是需要些时间培育与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