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
大家一定还记得,前段时间美国一直在说中国每年在军事上的预算太多了。当时我就说过,如果不加大军事投入,那么军工产业怎么会得到发展?
这几年中国军工产业得到了巨大发展。具体而言,中国军工产业在航空、海军装备、核工业与导弹技术以及军民融合与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与突破。
用例子来说明的话,中国在福建舰的建造过程中,成功突破了电磁弹射系统的国产化难题。其关键部件供应商通过自主研发,突破了23项“卡脖子”技术,实现了100%的自主可控。这一突破不仅提升了福建舰的作战性能,也为我国后续航母的建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埃及空军一直以来都装备了不少好飞机,像F-16、阵风、米格-29这些,但问题是,他们老是被美、法、俄这些国家卡脖子,不给他们最先进的武器。比如,美国就不给埃及的F-16配上最好的导弹,这让埃及空军在对抗现代战争时有点力不从心。
于是,埃及就决定买中国的歼-10CE战机。这款战机配上中国的霹雳-15E导弹,射程超远,一下子就让埃及空军的战斗力提升了不少,跟以色列的差距也缩小了。而且,埃及现在不再只依赖美国一个国家了,他们有了更多的武器来源,这样就不怕哪个国家突然不给他们武器了。
再说说价格,歼-10CE真的很实惠,比法国的阵风便宜了一半。埃及跟中国关系好,中国也不附加什么政治条件,还给了他们完整的技术方案。这次军购,不仅让埃及的空军实力大增,还让他们跟中国的关系更铁了,以后可能还会一起搞五代机呢。
对于以色列来说,埃及引进歼-10CE战机无疑是一个挑战。尽管以色列凭借F-35隐身战机在中东占据绝对优势,但歼-10CE的霹雳-15E导弹可压制其F-16V,若未来埃及引入隐身战机(如歼-35),以色列或需加速升级防空系统和六代机研发。
因此,以色列官方虽未直接回应埃及军购,但其外长近期主动约见中国外长王毅,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并寻求对话合作。分析认为,此举意在缓和因埃及战力提升带来的地缘压力,并试探中国对中东军售的后续动向。
在国际舆论方面,外媒普遍认为中国在这笔交易中“赚大了”。48架歼-10CE合同总额超40亿美元(部分报道称250亿元人民币),为中国航空工业注入资金,推动产业链升级。
值得重点提及的是,中国军贸首次在中东高端战机市场打破西方垄断,为后续出口(如枭龙、歼-35)铺路。此外,中东是全球军售“必争之地”,埃及作为地区大国选择中国装备,示范效应显著。沙特、阿联酋等国已对中国无人机等装备感兴趣,未来或效仿埃及采购战机。
总的来说,埃及引进歼-10CE既是其摆脱西方掣肘的“突围之举”,也是中国军工实力与外交策略的双重胜利。以色列的“不屑”背后暗藏战略焦虑,而外媒的“赚大了”评价折射出中国在技术、经济与地缘博弈中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