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一系列动作令全球瞩目,其中对美军高层的大规模人事变动,更是掀起惊涛骇浪,引发各界对美国军事战略走向及内部权力格局的深度揣测。
高层震荡,人事变动突如其来
当地时间2月21日,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发帖,宣布解除查尔斯·布朗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职务,并提名空军中将丹·凯恩接任 。这一消息瞬间点燃舆论,要知道,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作为美军最高级别的军职,是总统和国防部长的首席军事顾问,手握重权。布朗作为第二位担任此要职的非洲裔美国人,原本任期至2027年9月,却在此时被突然解职。
与此同时,海军作战部长莉萨·弗兰凯蒂、空军副参谋长詹姆斯·斯莱夫也一并被解除职务。国防部更是传出将大幅裁员,文职人员裁减比例可能从5%提升到8%,首批就将开掉5400人。如此大规模、高强度的人事变动,堪称美军近年来所罕见,五角大楼瞬间被紧张氛围笼罩。
背后缘由,政治与战略考量交织
从政治层面看,特朗普此举或是为清除“觉醒运动”在军方的影响。所谓“觉醒运动”,核心在于“多元化、平等、包容” ,而特朗普一直对此持反对态度。布朗曾在“乔治·弗洛伊德死亡事件”后,发布视频讲述自己在军队中因黑人身份遭受歧视的经历,这一行为似乎让特朗普团队将其归为“觉醒”将军之列。此外,特朗普上台后一系列人事安排,如用白人女性卡罗琳·莱维特接替非洲裔、公开同性恋身份的卡琳·让 - 皮埃尔担任白宫发言人;让福克斯新闻主播赫格塞思接任首位非洲裔国防部长奥斯汀,都显示出其用人风格的转变,此次撤换布朗,也被不少人视为这一风格的延续。
从军事战略角度出发,特朗普或许认为美军当下的领导架构无法满足其战略需求。他曾在竞选时就放话,要解雇那些对2021年阿富汗撤军负有责任的人,以及“觉醒”的将军。在他看来,拜登政府时期的军方领导使得美军战斗力下滑,为了重振美军,实现自己的军事战略目标,对高层进行清洗和改组势在必行。
未来影响,各方博弈进入新阶段
特朗普的这些举动,在美国国内引发轩然大波。军方内部,不少人对此次人事变动忧心忡忡,担心过多的政治干预会打乱军队原有的秩序和规划,影响美军的战斗力和稳定性。国会方面,两党对此反应不一,民主党议员强烈谴责,认为这是将解雇军队领导人作为政治忠诚度测试,会削弱军人完成任务所需的信任和专业精神;而部分共和党议员虽支持特朗普,但如此大规模削减国防预算、更换高层,也可能触动一些与军工产业相关的利益团体,引发内部争议。
在国际上,美国的盟友和对手都在密切关注这一变化。盟友们担心美军战略调整会影响共同防御合作;对手们则在分析这是否会带来新的战略机遇或挑战。特朗普削减国防预算的计划,若真的实施,将对美国全球军事部署产生深远影响,从海外军事基地的维持,到军事行动的开展,都可能面临收缩。
特朗普对美军高层的大换血及削减国防预算计划,是其重塑美国军事战略和内部权力格局的重要举措。但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各方的激烈博弈,美国军方、政府、国会之间的矛盾与合作将如何发展,美军又将走向何方,全球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