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埃隆·马斯克,那个号称改变世界的科技巨头,近日又一次将自己置于全球政治的风口浪尖。他在社交平台X上的一条简短发文,毫不客气地宣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经“被开除”,不再是乌克兰的领导人。这种言论的背后,体现的并非只是一个企业家对于乌克兰政治局势的简单评论,而是资本对政治的赤裸控制,以及马斯克作为全球金融资本代表的愈发膨胀的政治野心。这一事件不单单是对乌克兰领导人的打压,更是一场全球资本与民族国家之间的较量。
马斯克的这番话,不禁让人质疑:一个企业家凭什么可以如此肆意干涉他国的政治领导?他在全球资本运作中扮演的角色,是否已经到了可以直接左右一个国家政治命运的地步?显然,马斯克的“开除泽连斯基”言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与他在全球资本博弈中所扮演的角色紧密相连。
要理解马斯克言论背后的真正含义,我们需要从乌克兰与美国的矿产协议谈判入手。近些年来,乌克兰无论在战争中的立场,还是在全球资源争夺中的战略,越来越与美国的利益息息相关。尤其是在矿产资源方面,乌克兰蕴藏着大量尚未开发的稀土矿藏,这些资源对于全球科技产业,尤其是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和新能源产业来说,至关重要。
而马斯克正是这些产业的代表人物。作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者,马斯克深知矿产资源,尤其是锂、钴、稀土等资源对未来产业的关键性。在此背景下,马斯克的立场与言辞就可以理解为一种直接的商业利益诉求——乌克兰的矿产资源必须尽快被美国及其跨国资本所掌控。
泽连斯基在矿产协议中的反复无常,也给这些资本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最初,泽连斯基同意了美国提出的协议条件,但很快又因内外压力选择了拒绝。此后,乌克兰政府又表示愿意重新考虑该协议。泽连斯基的摇摆不定不仅令乌克兰的战略方针显得摇摇欲坠,更让外界看到了他在全球资本面前的软弱无力。作为一个总统,泽连斯基是否真正代表了乌克兰人民的利益,抑或早已成为西方资本博弈中的一颗棋子?
马斯克的这番言论并不是孤立的。事实上,他的言辞背后,是美国及其资本集团对乌克兰自然资源的深度觊觎。美国无论是在军事援助,还是在经济援助方面,早已对乌克兰进行了极大程度的控制。而随着泽连斯基对于矿产协议的反复立场,马斯克与他的跨国资本集团显然不再容忍这种“摇摆”。他们要求一个明确的态度和结果——乌克兰的资源必须交给他们,而泽连斯基是否继续执政,将不再是乌克兰人民的选择,而是资本背后的决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斯克的“开除泽连斯基”言论是一种对乌克兰民族主权的极大侮辱。资本与政治的交织,使得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似乎成了仅仅为资本服务的工具。在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的规则下,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几乎形同虚设,取而代之的是资本巨头们的利益和意图。泽连斯基是否仍能继续当选总统,已经不再是乌克兰人民的决定,而是全球资本游戏中的一枚棋子。
泽连斯基并非没有能力做出独立决策。然而,在美国及其盟国的持续压力下,乌克兰似乎已无法再有真正的独立空间。从西方援助的寄生到矿产资源的交出,再到马斯克的言论,乌克兰正在一步步沦为全球资本斗争中的一个无奈牺牲品。更可怕的是,泽连斯基的领导地位正面临资本的切割,而这种切割并不完全出于乌克兰人民的意愿,而是美国资本的强行插手。
在西方国家对于乌克兰问题的干预越来越深入的背景下,乌克兰政府的独立性越来越受质疑。马斯克的公开“开除”泽连斯基,实际上是对乌克兰政治主权的一种嘲讽。马斯克凭借其巨大的财富和商业帝国,直接在全球政治中插手,企图通过经济利益操控国家政策。政治与商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资本的力量早已渗透到全球政治的各个角落。
马斯克的这一发言,虽然看似只是个人对乌克兰政治局势的评论,但实际上却是一种资本主义逻辑下的权力展示。在这一逻辑下,国家主权似乎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而只是资本博弈的一个可操控的对象。美国资本的野心不仅体现在对乌克兰矿产资源的争夺上,还体现在对全球政治格局的深刻塑造上。
马斯克的“开除泽连斯基”言论,标志着全球资本对国家领导人选择的干预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这种背景下,乌克兰,甚至全球其他国家的政治走向,是否还能真正由人民选择,还是仅仅成为资本大佬们操控的工具,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