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被骗了?美媒嘲讽:乌克兰只有焦土没有稀土。

特朗普5000亿美元的稀土成了镜花水月。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协议,他建议乌克兰向美国提供包括稀土在内的一半关键矿产资源,以此换取美国的支持。

然而,这一提议不仅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那里碰了一鼻子灰,还遭到了美国媒体和专家的普遍质疑。今天,就让我们来扒一扒这场“稀土换美援”的幻梦究竟有哪些不靠谱的地方。

首先,我们得明白稀土到底是个啥。稀土元素,顾名思义,是一组在自然界中相对稀少的金属元素。它们在现代工业、特别是国防和高科技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问题在于,这些元素虽然分布广泛,要形成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藏却并不容易。

那么,乌克兰真的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尽管乌克兰方面曾向特朗普提交过一份声称该国矿产资源潜力巨大的“胜利计划”,但这份计划的真实性却大打折扣。

全球权威的地质机构——美国地质调查局,并未将乌克兰列入拥有稀土资源的国家名单。


事实上,乌克兰所谓的“稀土宝藏”更像是一场乌龙。有北约背景的机构曾制作过一份资料,将乌克兰描述为某些金属的主要潜在供应国,但仔细一瞧,这些金属里压根儿就没有稀土元素。

更尴尬的是,即便乌克兰真的有稀土矿,很大部分也位于目前被俄罗斯控制的区域内,想要开采无疑是难上加难。

除了资源本身的问题,特朗普的这项提议还忽略了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稀土的提炼和加工。要知道,开采稀土只是第一步,将这些元素从矿石中分离和精炼出来才是真正的技术活。

而在这方面,中国几乎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拥有全球约90%的稀土元素分离和精炼产能。这意味着,即便美国和乌克兰达成了矿产交易,他们仍然需要依赖中国的技术来完成稀土的加工和利用。

全球稀土市场的年价值约为150亿美元,即便乌克兰能神奇地年产世界上20%的稀土,其年价值也仅为30亿美元。要达到特朗普曾经提及的5000亿美元的价值,那乌克兰得连续稳定高产150多年,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或许,特朗普所提到的并非仅仅是稀土,可能还包括了其他矿产资源。确实,乌克兰除了稀土外,还有铁矿石、煤炭等资源。但遗憾的是,这些资源的矿山目前多处于俄罗斯的控制之下,而且它们的战略价值并不高,远不值5000亿美元。

再者,乌克兰所宣称的拥有欧洲最大的钛矿和锂矿,听起来确实令人振奋。钛是航空航天、医疗等行业的关键原料,而锂则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重要成分。


但现实是,全球锂矿的储量和分布都非常广泛,随着锂电池需求的增长,锂矿的开采量已远超需求,导致其价格持续下跌。

至于钛,乌克兰虽然储量丰富,但大部分钛矿都被用于制造普通的白色颜料,而非高科技产品。更重要的是,乌克兰并没有能力生产海绵钛,这种金属才是现代工业中真正需要的。

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特朗普所寄予厚望的乌克兰矿产资源,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宣传和公关手段,目的可能是为了获取西方的持续支持。

然而,美国似乎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近期,美国副总统万斯的表态就颇为耐人寻味。他明确指出,继续援助乌克兰已无济于事,因为俄罗斯相对于乌克兰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欧洲的军火库也已近乎枯竭。这意味着,美国现在更倾向于推动停火,而不是继续为乌克兰提供援助。


这一变化对于泽连斯基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要知道,此前美国一直是乌克兰最大的支持者,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还输送了众多的武器装备。

但现在,随着美国态度的转变,乌克兰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境。特别是军援的减少或停止,将使乌克兰在抵抗俄罗斯的过程中,遭遇更多的困难。

例如,乌克兰近期就急需20套“爱国者”反导系统和大量的拦截弹。但由于美国的限制,乌克兰的“爱国者”系统已近乎瘫痪,因为没有足够的拦截弹来应对俄罗斯的导弹攻击。这使得乌克兰的防空能力大打折扣,几乎处于无防御状态。

特朗普的“稀土换美援”计划,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它不仅高估了乌克兰的稀土资源潜力,还低估了稀土产业链的复杂性和中国在其中的关键地位。这场看似精明的交易,实则更像是一场空中楼阁,注定难以实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