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各种类型的婚姻危机这么久,我发现婚姻不幸福的人百分之九十都栽在了认知上,也就是说不是人不行,而是观念不行。别不信邪,当你深入了解爱的两种属性以后,自然就能明白我是不是在危言耸听了。

·第一个属性,那就是爱是流动的。爱本身其实并不具备持久性,人的情感更多是在作为荷尔蒙催化下的产物而存在的。倘若不去努力维系,不论在最初阶段看起来多么的坚不可摧,最后也有可能会变得不堪一击。



所以说当伴侣向你表达爱意时,你最好能够把它当成是一种真诚的许愿,这个并不能够保证他之后还依然保持着同样的情感强度。日后如果彼此因为矛盾分歧而爱意减弱,甚至是出现攻击你的冲动和行为,也不必大惊小怪。

因为人维护自身自尊体验的需求永远是高于维护关系的需求。当我们真的穿过那些攻击和防御,处理好矛盾分歧,达成共识以后,你才会发现爱意又开始增长。只有当你意识到爱的流动属性以后,你才可以坦然的去面对亲密关系中的各种动荡和不确定,而不会用一味逃避冲突的方式过度反应了。



有太多太多的人都是因为僵化的看待爱,以至于无法面对冲突,反而因此丧失了和伴侣深度链接的机会。

·第二个我觉得大家很容易忽略的部分,就是爱和爱的能力是不挂钩的。相爱容易相处难,爱的感觉其实是很容易产生的,但是情感维系却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两个人之间有爱和两个人会爱其实是有很大距离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以为爱这个东西只要你的量达标了,自然而然就会了。



只要你没有爱到我的心巴上,那就说明你不够爱我,因为够爱就会自然而然的能够做到。大部分的夫妻之所以每每遇到问题就吵得翻天覆地,就是因为混淆了爱和性爱之间的概念,把对方缺乏爱的能力的行为解读成了对方缺乏爱意,所以才会在彼此情绪上头口不择言的时候恶意揣测对方,因为压根没有想过还有很爱但不会爱这种可能性。



那么两条思维误区我已经说完了,如果当下你的婚姻已经很不幸福了,又不想离婚该怎么办?我教大家一个方法,那就是少想着去检验爱不爱这种形而上的东西,多去自省和检验自己实际的生活状态。

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大致包含了两个层面,一个是主观状态,一个是客观状态。



·主观状态主要指的是你在心理层面上的东西,比如说你的情绪感受以及精神需求等等。

·而客观状态主要指的是你维持生活的基本物质需要,以及在这个基础上的可发展空间。

一个健康的人一定是建立在主观状态和客观状态都能维持在相应水平之上的。缺失了主观状态,你就很容易在心理上感受到无力和绝望。不论你的现实水平有多优越,你也没有办法发自内心的感到快乐和满足。而缺失了客观状态,你就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审视自我,而必须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维持生存之上,整个人就会变得焦虑和急躁,把自己的生活维度越缩越小。



当婚姻出现问题时,先去分析婚姻问题,主要落脚在相处体体验这种主观状态上,还是落脚在生存物质这类客观状态上。分清楚问题的主客观象限以后,再有抵放使得跟伴侣讨论解决方案。

如果是主观状态上的体验不好,那就多针对沟通方式、语言表达、情感认知方面做调整。如果是客观状态上的条件不好,那就多针对家庭分工能力提升、现实目标方面做调整。



我见过了太多婚姻危机中的当事人,遇到问题就喜欢上纲上线,让问题无限往上拔高,却很少有人能够把问题层层拆分,落脚到更实际的生活情境,更具体的人身上,去实实在在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好了,今天的视频就分享到这里,我是陈曼,欢迎大家每周二晚上八点来直播间跟我互动,咱们下期再见了,拜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