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一年来,在桂全国人大代表、住桂全国政协委员肩负着全区各族人民的期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履职,为百姓传心声、为发展谋良策,奋力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广西云-广西日报2月17日起推出“履职故事”栏目,宣传他们的履职作为,记录他们的履职心声。敬请关注。
组织开展校园安全检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排查、师德师风问题排查整治、筹备开学典礼……新学期开学,全国人大代表、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党委书记覃鸿的工作日程,每天排得满满当当,与团队一起稳妥推进新学期各项工作,让学生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获评为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覃鸿代表学校接受表彰。
作为来自教育一线的人大代表,覃鸿时刻关注教育领域民生问题。她在做好日常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经常与学校老师、学生探讨教育问题,并深入基层调研,到城镇、乡村的学校和相关部门,广泛听取他们对教育发展的建议。她每年都撰写多条建议,涉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教育公平、边境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推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培养创新人才,是我过去一年主要关注的两个问题。”去年,覃鸿推动学校成立品质教育办公室和教师发展中心,大力加强师资教育,积极组织名师到宁明、邕宁、横州等周边地区开展支教,该校参与支教的教师达300多人次。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到爱店镇中心小学开展教育帮扶交流活动。
“通过这一年来的名师支教帮扶活动,我们能感受到这些对口帮扶的学校正慢慢发生变化。”覃鸿建议,要以结对帮扶为抓手,持续提供优质的教育帮扶,积极践行教育工作新要求,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该校成立了学校科学技术协会,拓展科学教育资源,引领科学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获评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在科技类赛事获奖的师生达200多人次。
当下,AI“跨界”来到各行各业,在这股“AI风”中,AI不仅成为赋能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更是被视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一课”。今年全国两会,覃鸿将目光聚焦在“AI+教育”。她建议,Al时代的教育应注重个性化、核心能力培养、跨学科融合和终身学习,同时推动教育公平和全球视野。她认为,教师角色将转变为引导者,AI技术将成为教学的有力工具,教育体系需不断创新,确保学生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我对这次大会充满期待,希望能够出台更多更好的政策,持续推动基础教育发展,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覃鸿表示,将不忘教育初心,践行代表使命,通过扎实调研,深入了解教育领域的切实问题和需求,汇民意、诉民心,更好地服务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