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变更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超的简称没变,但全称变了。这就意味着,足协退到幕后,给予三级联赛更大的自主发挥空间。
文|谭力文
发自上海体育场
今年的中超开幕式,比往年的要来得更早一些。
2月22日晚,上海的体感温度依然有些冷。在上海体育场观看2025赛季中超揭幕战的球迷们,大多数身上也都穿着不少的厚衣服。在人群当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大家的上半身都有些臃肿,但套在最外头的那件衣服,却永远是印有申花logo的那件外套。
2025赛季的中超揭幕战,在申花球迷们的呐喊声中拉开了大幕。尽管上海申花在上半场就攻入了中超新赛季首球,但长春亚泰在不久后就迅速扳平了比分。1-1的比分一直维持到第97分钟,最终上海申花外援路易斯在最后的读秒阶段完成了绝杀,帮助队伍成功取得开门红。
作为上赛季亚军、本赛季争冠热门的上海申花,在揭幕战就遭到了如此挑战。新赛季的中超到底好不好看,或许从第一轮开始大家就已有判断了。
中超进入“新时代”
从2025赛季开始,中超进入了“中足联”的时代,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中超”上。
中超的简称没变,但全称变了。从“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变更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这就意味着,足协正在退到幕后,给予三级联赛更大的自主发挥空间。
名称简单变化的背后,却是中国职业足球的一个时代巨变。从此前名义上的职业联赛,成为了真正的职业联赛。
在上个月,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管办分离不再是各方会议研究中的产物,而是成为了真正落地的事项。1月23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正式在北京成立。(延伸阅读:中足联挂牌成立,中国足球进入“管办分离”新时代?)
在以往的中超联赛当中,俱乐部的话语权相对较弱。而中足联从诞生之初,就是为了让俱乐部能够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
一方面,作为中足联最高权力机构的会员大会,由52家职业俱乐部代表和个别个人会员组成,负责研究联赛发展有关重大事项。另一方面,作为领导机构的中足联理事会,首届理事会共有17名理事,其中俱乐部代表9人,超过半数。
万事开头难,如今中足联已经走好了第一步,从制度以及体系上都为俱乐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就意味着俱乐部的利益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
奥斯卡作为中超“金元时代”的最后标志,离开意味着中超彻底挤掉了过去造成的泡沫。在新赛季前的引援窗口,我们不再能够见到那些转会费奇高的外援,性价比反而成为了各家俱乐部选将时的关键考量。
在体育大生意看来,考虑到中国足球如今的客观状况,超级外援时代正式结束了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能够促使各俱乐部从有限的价格内合理挑选内外援。寻找到健康的经营模式,才是如今中国职业足球面临的头等要事。
中国职业足球迎来了最好的时代?这个问题或许还要等到数十年之后才有正确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各方正在为迎来最好的时代,努力创造最好的条件。
签下联想与青岛啤酒
中超品牌价值持续回升
在中超新赛季揭幕战进行的当天上午,中国足球联合会商务合作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在本次发布会上,中足联与一众合作伙伴进行了签约。这也正式揭开了新赛季中超联赛的赞助阵容。
官方资料显示,新赛季中超的赞助体系分为官方冠名商(1家)、官方战略合作伙伴(2家)、官方合作伙伴(3家)、官方赞助商(2家)、官方全媒体合作伙伴(3家)以及官方图片合作机构(1家)六个类别。
根据体育大生意观察,相比2024赛季,中超联赛的商业合作变化主要有四点。
一是中超的冠名商从华润怡宝变更为华润饮料,正式名称为2025华润饮料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此外,华润饮料还成为了中甲和中乙联赛的冠名商,至此中超、中甲以及中乙都有了统一的冠名赞助商。
三级联赛统一冠名,也成为了中国职业足球历史上的首例。
二是中超新增了联想集团以及青岛啤酒两家合作伙伴,都属于官方合作伙伴层级。这两家品牌其实也是体育营销中的常客了,拥有非常丰富的营销和活动经验。
据联想集团在发布会上表示,与中超联赛的合作主要围绕当下最火热的AI技术方面,涵盖AI终端、AI基础设施和AI方案及服务等方面,通过新技术驱动和提升赛事运营水平和球迷体验。
青岛啤酒则是中超联赛的“老朋友”了,2018年赛季开始有过五年的合作。在上一个合作周期内,青岛啤酒和中超共同打造了“青岛啤酒全国球迷大会”、“球迷赛事嘉年华”以及“青岛啤酒中超观赛派对”等知名活动IP,加上推出的定制款产品中超俱乐部定制铝瓶引起了各队球迷的追捧。
据体育大生意了解,在新的合作周期内,青岛啤酒将会在上一个成功合作周期的经验基础上,继续创新体育消费场景,为中超球迷带来全新升级的观赛体验。
三是合作范围逐步扩大,从更多维度推动中国职业足球高质量发展。在发布会上,中足联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青少节目中心达成了合作,双方将共同深挖中超联赛价值,塑造品牌形象。此外,中足联还与中国银行达成了金融服务合作,为职业联赛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四是联赛IP产品开发工作正在推进。中足联与中体卡业以及中体优品共同创新职业联赛IP转化模式,把中国职业足球的流量热度链接到更多产品当中,提升联赛商业价值和影响力。
球迷们关心的中超转播版权方面,2024赛季开始与中超合作的中国移动咪咕,继续在新赛季成为全网唯一全场次转播中超赛事的新媒体平台。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24赛季,咪咕累计为联赛贡献超41亿次新媒体曝光、425个全网热搜。
面对到来的2025赛季,咪咕继续为国内球迷开启打造新中超、新主场。据体育大生意了解,除了全场次的直播外,咪咕还将借助AI球星点亮、AI智能解说、AI赛点识别等AI智能观赛新玩法,推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媒体化、社区化、智能化升级,构建球迷社区以及升级观赛体验,打造职业联赛生态合作新标杆。
中足联理事长李克敏表示,中足联将始终坚持“服务联赛、服务俱乐部、服务球迷、服务赞助商”的初心,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构建“服务-反哺-共赢”的优质商业生态体系,推动职业联赛在竞技水平、商业价值、社会责任等领域全面进步。
至于俱乐部冠名方面,新赛季有三支中超球队获得了品牌的冠名,分别是河南俱乐部酒祖杜康队、浙江俱乐部绿城队以及大连英博海发队。
毫无疑问,中超是国内最顶级的职业联赛品牌之一。但近几年受到足球行业的乱象影响,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品牌价值也受到冲击。但经过有效的治理与恢复,中国职业足球重新步入了正轨,如今新赛季迎来联想集团和青岛啤酒的加入,便是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品牌价值逐步回升的关键标志。
在针对品牌建设的关键问题上,中足联也在探索新的模式。在发布会上,中国足球协会副主席、中足联副理事长杨旭表示,中足联将建立品牌委员会,他也诚邀各方力量加入到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品牌建设工作当中,借助各方力量以及建议打造知名的联赛品牌。
在新赛季,中足联将会进一步加大联赛的品牌管理工作,包括所有从业者参加三级联赛时签下的承诺书不仅要承诺在场上做到什么,在场外、在网络上以及在生活中都需要管理好自己的形象。只有所有人形成合力,才能最终构建起具备高价值的联赛品牌。
中超新赛季,群雄逐鹿
如果用一个词来回顾2024赛季的中超联赛,体育大生意或许会用“荡气回肠”来总结。
绿茵场上,海港与申花的竞争几乎贯穿了全季,直到最后时刻才决出胜负。虽然未能拿下冠军,但申花最终积77分,成为中超史上积分最高的亚军球队。
回顾上个赛季,中超联赛的竞技面貌有了不少的提升。官方数据显示,2024中超联赛的场均净比赛时间为54分01秒,高于2023赛季的50分51秒;一共攻入750个进球,场均进球达到了3.1个,比2023赛季的666粒及场均2.7球有了明显的提升。
中超比赛质量的提升,也吸引了更多球迷进场观赛。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4赛季中超联赛入场观众总数达466.35万,场均1.94万。这是中超在2023赛季全面恢复主客场赛制后,连续两年都超过了460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超联赛在国内球迷群体中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而相比上个赛季,2025赛季的中超同样精彩纷呈。作为卫冕冠军,上海海港在失去了核心奥斯卡后,能否迅速适应技战术的变化将是他们新赛季的关键。除了同城对手申花的狙击外,成都蓉城、山东泰山以及北京国安都有实力挑战新赛季的海港。
面对四位劲敌的挑战,海港要想实现三连冠,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更不要说随着大牌外援的离开,中下游俱乐部若挑选到性价比高的外援,或许能够充当争冠集团的“搅局者”角色,为中超争冠带来更多戏码。
随着2025赛季中超联赛全面开打,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将开启新篇章。在这个由俱乐部唱主角的竞技舞台,中国足协已悄然退居幕后,专注履行监督职责。
在中足联的全新运作体系下,中超、中甲、中乙三级联赛的俱乐部真正站到了舞台中央。这些职业足球主体不再是被动的政策执行者,而是成为了政策制定的参与者,真正成为赛事运营、商业开发和球迷服务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