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将就乌克兰危机等会谈:美“坐山观虎斗”,欧洲欲“铤而走险”?

近日,国际舞台上的风云似乎又在悄然涌动。当地时间2月20日,美国白宫放出了一个重磅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24日和27日分别与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斯塔默举行会谈,而乌克兰危机等问题将成为他们讨论的焦点。这一事件看似平常,实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国际关系的“微妙博弈”,犹如一场即将上演的精彩大戏,各方角色粉墨登场,各怀心思。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在白宫记者会上的表态,可谓是“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美国在这场博弈中的“如意算盘”。他表示美方欢迎欧洲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援助,并放出那句颇具“威胁意味”的“如果你想在谈判桌上占据更大席位,就带着更多的东西来谈判”。这无疑是美国在利用欧洲国家对其的战略依赖,对欧洲进行“要挟”。美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欧洲国家在乌克兰问题上“自掏腰包”,为美国的战略利益“买单”。


而三分之一的北约国家国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未达到2%,华尔兹竟称“这不可接受”,还重申特朗普之前提出的北约成员国国防支出占比应提升至5%。这显然是在要求欧洲盟友进一步加大军事投入,以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美国的这种做法,犹如“铁公鸡拔毛”,一心只想让别人为其利益“出血”,而自己却坐享其成。欧洲国家虽然在北约体系下与美国有着紧密的军事合作,但面对美国的这种“霸道要求”,也难免“左右为难”。一方面,他们不想完全得罪美国这个“大佬”;另一方面,加大对国防支出的投入,也将对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社交媒体上确认将与特朗普会谈的同时,还指出特朗普“给盟友带来了不确定性”。这一评价“一语双关”,既反映了欧洲盟友对特朗普政府政策多变和不确定性的一种担忧,也暗示了欧洲在美欧关系中的一些无奈。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做法常常“朝令夕改”,让欧洲国家难以捉摸其真实意图,欧洲国家在很多时候只能“被动应对”。此次会谈,马克龙或许是想在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上,探寻美国的一个明确方向,也希望能够在美欧关系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英国首相斯塔默打算于下周与特朗普会面,讨论深化双方在贸易、投资和安全方面的特殊关系。这本是正常的国际交往,但斯塔默提出的向乌克兰派遣约3万名欧洲军人前往维和,且要求美国提供军事支持的提议,却让人不禁为欧洲捏了一把汗。要知道,美国已明确表示不会出兵乌克兰,这意味着欧洲如果真要实施这一计划,将独自承担巨大的风险,可谓是“单枪匹马冲入险滩”。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欧洲国家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地缘政治困境。


从美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场会谈无疑是一次各方“角力”的契机。美国试图通过会谈进一步巩固其在欧洲的影响力,让欧洲国家在其战略布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继续充当美国的“马前卒”。而欧洲国家则希望在与美国的对话中,能够维护自身的利益,在俄乌冲突等重大问题上找到一个平衡点,“左右逢源”,既不彻底得罪美国,又能避免自身利益受到太大的损害。

然而,现实的残酷性在于,美国与欧洲国家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分歧。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往往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将欧洲盟友视为其实现全球战略的工具;而欧洲国家则希望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的独立自主性,能够真正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外交政策。这种矛盾在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上被进一步放大,使得双方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

从更广泛的国际视角来看,美国和欧洲国家围绕乌克兰危机等问题的种种动作,对国际秩序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俄乌冲突已经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让欧洲国家陷入了能源危机、难民问题等一系列困境。如果美欧国家不能在处理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上保持理性和克制,而是继续进行“推诿扯皮”和“利益博弈”,那么将会对国际和平与稳定造成更大的破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