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阿尔 弗雷德・约翰逊 George Alfred Johnson (1879 年 - 1952 年),出生于英格兰兰开夏郡的Great Crosby。在伦敦附近的惠特吉夫特接受良好教育,在军队服役一段时间后,他于 1904年取得了建筑师执业资格。1905 年 3 月来到中国上海,当年加入英国皇家建筑工程学会。1913 年,他与 Henry Lester 和 Gordon Morriss 成为合伙人,成立德和洋行 Lester, Johnson & Morriss。他们的事务所 Lester, Johnson & Morriss, Architects and Civil Engineers,位于上海外滩的九江路 1 号。1917 年 5 月,约翰逊在上海圣三一堂与默特尔・哈里斯 Myrtle Harris (1898 年 - 1976 年)结婚。这对夫妇住在海 格路(现华山路) 727 号,育有四个孩子。1935 年,他与妻子带着最小的儿子回英国定居。

作为德和洋行的重要成员,约翰逊参与设计了先施公司大楼、外滩 5 号、16 号和 17 号大楼以及雷士德工学院等优秀建筑,为上海的城市建设留下了重要印记。他还在 1915 年于海格路兴建自宅,即后来的兴国宾馆 7 号楼


乔治・约翰逊打扮成 “Johnnie Walker” 威士忌广告中那 个大步前行的男子形象,照片1925年拍摄于 海格路 727 号(现华山路),这处建筑现在是兴国宾馆 7 号楼。


约翰逊自宅,海格路 727 号,现兴国宾馆 7 号楼。


上海万国商团(上海义勇队)的轻骑兵 部队,在上海跑马场。倒数 第二排,左起第六人为约翰逊。1920年代后期。

上海万国商团是英美等国在上海租界内组织的准军事化武装力量,成立于1853年,由由租界内外国人组成。1870 年,万国商团被上海工部局接收,成为其永久性机构。此后不断扩充兵力,建立了包括骑兵队、野炮队、轻炮队、工程队、铁甲车队和步兵队在内的多支部队。到 20 世纪 30 年代,商团人数达到约 1500 人,具备了正规军队的规模。


约翰逊骑在马上,他隶属于上海万国商团轻骑兵旅。


约翰逊在万国商团训练营,全副武装。

乔治・约翰逊主业是名建筑师,但业余喜好摄影,留下了很多照片,主要集中在1905到1911年之间,这是清末的最后几年了。上海作为一个已经开埠超过六十年的城市,华洋杂处,呈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下面分享一部分约翰逊相册中的上海清末旧影。


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在围观什么大事件。


街边围观的人们,一些人转身看着镜头。


在跑马场的几名印度锡克教男子。仔细看,可以发现左数第二名男子的头巾上有SMP徽章,SMP为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Shanghai Municipal Police的缩写,表明这是一名上海巡捕。


上海街头。


河边的船夫和乘客。远处隐约是一座单拱桥。


上海街头一支送葬队伍。


上海街头一支长长的送葬队伍。


在农场里的两个男人,右边的男子正端着一碗饭。一根烟斗斜靠在一个竹制的牲畜围栏上。在他们身后有一个低矮的用来养鸡的茅草棚,还有一堆干草垛。


一位年轻女子正坐在一石条上。


一位女子正在一家木工坊的门口洗衣服。


男人们站在一个西洋镜(拉洋片)箱子旁边。


河中用撑篙船搭载乘客。


一名洋人与一名女子指着地上的一只刺猬,似乎在商量价格。


人们聚集在一家名为“大吉楼”的售卖扇子的店铺外面。右上角可以看到路名牌一角,似乎为山东路。


上海城隍庙附近一处书摊前,几名男子的辫子都好长啊。


一群人看着镜头,一名男子拿着一个小包裹。


一名男子拿着劈开的竹片,两个男孩在旁边,阳光有点刺眼。


上海街景。


一位戴着精致耳环的女子回头。


光着脚的人力车夫,拉着一对母子。


三个男人坐在门槛上,还有一个男人在阴影处拿着一根烟斗。


两个穿着打补丁衣服的男人,以及一位带着两个戴着漂亮帽子的孩子的女人。


上海城隍庙前。


热闹的上海城隍庙。


上海城隍庙前,两边不少摆摊的,门口还站着一名军警。两边的对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一名戴着硬草帽的洋人站在一座高大的香炉旁。与上图做对比,这应该是城隍庙前的香炉。


城隍庙,高大香炉前站在正中间的是约翰逊本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